11 月 12 日至 13 日,由帕特森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RISC-V 基金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主办,清华 - 伯克利深圳研究院承办的 " 第一届中国 RISC-V 论坛 " 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2017 年图灵奖得主、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大卫 · 帕特森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期间,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正式揭牌。
▲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揭牌
本次论坛主题为 " 构建免费、自由的生态体系 ",聚焦于科研成果和技术经验分享,邀请了世界范围内相关领域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基于 RISC-V 的芯片生态的关键技术问题与 RISC-V 处理器设计、开发工具、IP 核与 SoC,以及系统软件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研发成果和在应用上所引起的深刻变革等内容展开。
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第五代精简指令集 RISC-V 是关键开源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下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而该技术也必将赋能学院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希望此次论坛能作为一个交流平台,推动开源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建设。
▲大卫 · 帕特森
论坛分为主旨演讲、主题报告及专题研讨等环节。大卫 · 帕特森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的五年发展愿景及第五代精简指令集 RISC-V 等基本情况。该实验室简称为 RIOS 实验室,RIOS 在西班牙语中有 " 河流 " 之意,帕特森希望借此传达他的美好期许——实验室能如河流般整合来自全球的资源,为 RISC-V 及信息科技生态体系带来强有力的改变。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由大卫 · 帕特森担任实验室主任,将依托清华 - 伯克利深圳研究院开展工作。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契合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以深圳为根节点的 RISC-V 全球创新网络,聚焦于 RISC-V 开源指令集 CPU 研究领域,包括支持极低功耗的新型内存技术、开源处理器芯片及开发电路、处理器设计代码开源和编译器的开发与优化等,致力于培养面向处理器和开源硬件设计的高端急需人才。
目前,实验室依托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的 " 数据科学交叉学科 " 项目,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预计五年内计划招生 100 名,目前已启动第一届 2020 级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 10 名。学生将在 " 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 " 交叉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习 RISC-V 相关的前沿课程,同时在实验室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此外,博士生招生及博士后相关工作正在酝酿筹备中,学生将与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相关专家学者在 RISC-V 平台上分享 RISC-V 的研发经验,探讨 RISC-V 的前沿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舒欢 余飞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