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14
瓶养苗成活率提高2倍,为石斛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在南京的农业 " 版图 " 上,高淳区一直以螃蟹产业闻名,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生产基地,种养着霍山米斛、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在全国 " 双新双创 " 博览会来临之际,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高淳探访,人工培育的石斛有了专利技术 " 加持 ",每瓶 30 到 40 株小苗能全部成活,是普通瓶养模式的 3 倍,还能带来每公斤上万元的收益。

△石斛瓶养苗

无菌萌发,瓶养石斛成活率提高 2 倍

走进在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架子布满整个房间,每一层摆满了透明的玻璃瓶,里面是一丛丛绿色盎然的小苗,苗的根部浸在一层浅浅的培养基里。

这种短小圆润的小苗,就像古代的量器 " 斛 ",名叫 " 霍山米斛 "。据了解,野生品种大多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石缝隙间,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产量极低,有 " 千金草 " 之称。随着大家对于健康、养生的追求,石斛产品渐渐走进百姓的餐桌,石斛的产量、技术都面临挑战。

" 我们从石斛的仿野生种植入手,通过模拟小环境,控制恒温 25 ℃,提供营养液无菌萌发。一年后移栽到室外,成长为真正的霍山米斛。"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芮建介绍,一瓶 30-40 株的石斛苗,运用公司研发的培养基,成本从 8 元减少到 5 元,成活率也是普通种植模式的 3 倍。烘干处理后,市场价一公斤达 2 万元。

△移栽后的石斛大棚

养在培养基里的还有吉塞拉 6 号樱桃苗,这是一种樱桃的根系。小苗长大后,从不同樱桃树上切片嫁接,就能长成不同品种的樱桃树。芮建表示," 培养基萌发可以保护珍贵植物的种子,难的是研究相匹配的配方。"

目前,仙草堂的栽培技术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指导,投资人中也不乏中科院博士团队、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高级园艺师等。2019 年 5 月,仙草堂成为唯一一家获得南京市政府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的农业企业,成为 " 专家团队 + 嫁接企业 + 政府合作 " 的新型经营主体,也是高淳第一家园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未来如何扩大市场?芮建表示,将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研发多个深加工产品,比如石斛功能饮料和剥离型石斛面膜等,建成一个产学研紧密高效合作示范基地。

△俞金花在屋前打扫

一对一帮扶助力脱贫 " 摘帽 "

在固城湖生态养殖区附近的砖墙镇四园社区,部分房子依水而建,大片的河塘上几只大白鹅惬意划水。这个季节,房前屋后的橘子树、柿子树挂满了颜色鲜艳的果实,增添了不少丰收的色彩。

就在 2015 年,这里还是经济薄弱村,2018 年已全部脱贫。" 我们共有 526 户 1828 人,包括 46 户贫困户 160 人。" 砖墙镇四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三福介绍," 村里有 2650 亩水产养殖区,321 户养殖螃蟹,还有 400 多人在外从事建筑行业。" 看起来还不错的就业状况,贫困从何而来?

王三福表示,贫困户大都由于意外或身体不便,导致劳动能力薄弱。" 我们一家一户走访,了解各家致贫原因后,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比如,给 13 户有劳动能力的人介绍到合作社;对于 33 户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家,则由党员‘一对一’‘几对一’资金帮扶,每年节日、年终慰问,给予二三千元补助。" 村里还设有 70 万元扶贫资金,以及招商引资带来的税收都优先发给贫困户,算下来人均每年三到五千元。

村民俞金花家此前也是贫困户之一,走进她家的院里,房前干净整洁,屋内还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多余陈设。"2012 年,爱人因车祸造成颅内严重骨折,不仅瘫痪了,记忆力也退化,这几年才慢慢恢复了一点劳动能力。" 俞金花说," 村里每年都来慰问我们家,不仅送钱,还要帮我们修房子。" 目前,夫妇两人在合作社做些清洁工作,或者包扎螃蟹,一年总收入 3 万多元。好在 2 年前孩子考上了大学," 不仅有村里帮忙,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希望孩子毕业了,家里的日子能越过越好。"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