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乡村,
小伙伴们还记得
家乡几十年前的光景吗?
1983 年,阳山农村
1978 年,水蜜桃丰收
1979 年,前洲西塘前季稻加工
1988 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蓉南村农机服务体系
上世纪 80 年代钱桥村民在河边洗衣淘米
上世纪 80 年代玉祁民主村老桥
上世纪 60 年代的蓉西村
上世纪 50 年代的玉祁老街
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惠山西漳市民广场
1980 年,西塘社员新村
1988 年,洛社镇中公园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村头的泥洼路,
门前的小池塘,
屋后的小土坡 ......
记忆中的家乡正在一点点改变,
梦里的水乡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堰桥新貌
钱桥山泉广场
洛城公园
惠山机械化收割水稻
前洲市民广场俯瞰
阳山桃源村前寺舍
前洲街道万里村
数十年厚积薄发,惠山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正全面推进,围绕" 布局形态、绿色产业、富民生活、宜居生态、乡风和谐 "等 " 五美 " 核心内容,结合乡村环境卫生、村容秩序、配套设施、景观风貌等开展整治提升行动,乡村振兴的厚实底子逐步显现。
小池塘变身景观河
从杂草丛生到莲花朵朵
数据君
今年上半年,惠山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省 " 水十条 " 要求,23 条重点整治河道,三类水河道 11 条,比去年同期增加 10 条,16 条河道水质同比好转,55 个畅流活水项目也将于年内全部完工。
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无锡市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冯巷。
空斗房变身小别墅
惠山区制定乡村振兴 "1+5" 政策文件,启动 "20+20+1" 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编制 " 一村一策 " 方案,首批 38 个 " 美丽村 "、93 个 " 宜居村 "、57 个 " 整洁村 " 建设基本完成,20 个市级农房改建试点全面开建。
村庄有了梦想中的样子
村头也有了特色化村标
除了环境在改变,
农村人的收入也在节节升高,
年轻一辈积极回乡创业,
成为了 " 乡村振兴 " 的主力军。
统计显示,阳山仅大学生领衔的电子商务产业,在淘宝网就开设水蜜桃店铺 800 多家,网上销售近亿元。
阳山成立电商村,卖桃更方便了!
乡村振兴战略正翻开惠山美丽产业的新画卷,
让我们一起期待,
惠山的明天更美丽!
素材来源:无锡日报、新华日报
(编辑 窦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