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欢 记者 黄艳 施向辉 文 / 摄)三维的球鞋、逼真的蝴蝶从 3D 智能炫屏里投射出来;灵巧的机器人小车可以跟着你的手跑起来 ……11 月 15 日下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了人工智能新成果的展示场。北京东路小学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成立 " 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多所大学的专家还受聘成为学校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研究团队专家,一起为孩子设计课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说,人工智能在发展,有专家预言,未来 47% 以上的职业,即那些大量重复、机械的劳动,会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北小的孩子们开始在顶尖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高起点的学习人工智能。
△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
据悉,今年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我国 3-8 年级的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也不断得到重视,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教材不断涌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研究和在小学课堂的落地实践,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成立 " 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进课堂这项国家战略决策的校本化实施。
人工智能进课堂首先需要有课程标准、课程內容和师资的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教材高中版初中版已于 2018 年出版,而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相关人工智能课程的内容还比较少,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东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陆军工程大学等专家们向北小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从高校专业学术的角度,结合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共同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大学和小学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设计了各年段的课程计划:如 AI 体验课程 ( 低年段 ) ,程序思维课程 ( 中年段 ) ,智能创客课程 ( 高年段 ) 。目前正在实施编写的具体课程内容是智能创客课程目录 ( 小学高年段 ) 。
相关专家表示,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并不是要培养工程师,而是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从小建立起人工智能的思维意识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充分激发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目前北小为孩子们搭建了多种创作与实践的舞台,有低年段的乐高创意机器人社团、中年段的图形化程序设计社团、高年端的 VEX 工程机器人社团和开源硬件智造社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VEX 机器人团队在玄武区、南京市选拔赛中一路领先,北小参赛的三个小组分别取得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入围江苏省总決赛,并夺得了全省小学仅有的五个国际赛资格的一个席位,将于 12 月 8 日启程赴韩国首尔参加 2019 年第十三届 VEX 亚洲机器人锦标赛。
现场,不仅学校 VEX 机器人团队展示了他们对机器人出众的操控力。东南大学和晓庄学院的师生,也带来了他们的作品。东南大学带来的学生创新作品,在 3D 智能炫屏上展现各种美妙的立体动态图形,专家们说,孩子们参加人工智能课程学习之后,也能通过编程将自己的校徽做立体的展现。晓庄学院社团学生带来的小机器人和会跟踪的机器人小车,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感受了人工智能的魅力。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