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5
深晚报道 | “见证初心30年”《文化天地》创刊回顾展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5 日上午,由深圳市文化馆主办的 " 见证初心 30 年 " ——《文化天地》创刊回顾展在文化馆一楼艺术大堂开幕。《文化天地》是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管、深圳市文化馆主办的内刊。自 1989 年创刊以来,《文化天地》坚持 " 群众文化品格,都市文化风采 " 的办刊风格,大力宣扬深圳都市文化,深入研究群众文化理论,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优秀群文队伍,为深圳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党总支副书记王全吉等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文化天地》创刊 30 年来,从四开四页的小报纸到 48 页全彩印刷期刊,从季刊到双月刊,历经多次改版完善,不仅版面和内容扩容,更是办刊思路和理念的拓展和跨越。共发行报纸 50 余期、杂志 77 期,至今发展成为覆盖全国地级市文化馆、深圳文化系统及街道社区、群文社团等单位及个人的公共文化连续出版物,在全国群众文化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她是深圳市级唯一的群众文化内刊,也是全国同行了解深圳群众文化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了记录宣传、理论研究和培育人才的三大功能。30 年的创新发展,《文化天地》已成为深圳群众文化的 " 地方志 " 和 " 档案馆 ",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前沿,成为广大市民群众抒发正能量和文艺情怀的优秀平台,对深圳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 年,《文化天地》获 " 首届全国文化馆优秀期刊 " 荣誉。

本展览共分 " 开篇 "、" 足迹 " 上下、" 展望 " 四大篇章,以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充分展示了《文化天地》走过 30 年的光辉历程,也印证了深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强市建设创新发展的 30 年,更是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 30 年。多年来,市文化馆组织创办了 " 鹏城金秋系列 "" 外来青工文体节 "" 少儿艺术花会 "" 公益培训 " 等品牌文化活动,成功组织策划和编导了 " 光荣与梦想 "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25 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世界牙科联盟大会开幕式晚会、上海世博会 " 深圳特别活动日 "、大运会多场重要演出及奥运会火炬传递仪式演出等重大文化活动,每期《文化天地》都跟进报道这些大事件、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社会反响情况,让全国同行通过《文化天地》这一窗口看见深圳、了解深圳,展示了深圳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 文 冯明 / 图

相关标签

初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