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8
深晚荐书|宫崎市定读《论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论语》并非艰涩刻板的儒教圣典或教训集,而是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礼仪之法、处世之道,讲解诗词歌赋、评说古今人物的为人之论。日本京都学派的泰斗级学者宫崎市定,不囿于传统的古文注释,对原文灵动的语言、韵律、文体再三吟味、斟酌,并做出大胆的历史推理,完成了《论语》现代日语版的尝试。

宫崎市定 17 岁第一次接触《论语》,之后一头扎入汉学,师承内藤湖南、桑原隲蔵等名师,治学严谨,是京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在《论语》研究方面,宫崎传承了京都学派的不拘一格的自由作风,以质疑和实证为核心,开创了《论语》解读的新局面。

宫崎市定在序中写道,每次阅读经书时他都会感到,经书与注释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姑且可将其看作可以分开的东西。经是经,传是传,注是注,疏是疏,它们各自都是独立的书。注释者对原文持从属态度,同时,在根本上又保留了作为注释者的权利,即其固有的立场。

《论语》的原文、郑玄等训诂学者的注解、朱子的理气说三者互相融合,浑然一体。而他所要做的研究,就是致力于分选这个合成物中各自独立的物质,厘清哪部分为原形,哪部分又是后添的附加物。这本来是清代考证学者的目标,但他们中途追溯到汉代时就停下了脚步。实际在汉代之前,即训诂学家仍未涉足的时代,对原始儒家时期的经书是如何理解阅读的,是研究者最重要的问题。

宫崎市定一直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论语》。本该简明易懂的《论语》,却以不易理解的形态传世至今,其原因就是《论语》古老悠久的本质已经与并不古老的外皮化作了一体。自古以来,有多少研究者,为这部越来越难解的原典,被迫付出了无用的劳动。

在读解经典时,历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认为原文是没有错误的,不可随意加工订正。这似乎已成了私下的共识。现在去除这些条条框框,就好比撤去相扑场地的围草。而《宫崎市定读 < 论语 >》这本书要做的就是云围草的工作。" 宫崎论语 " 旨在发掘历史人物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探索最原始的形式和解释,译法求真、求简,大大保留了春秋世界里真实的生活气息和谈话趣味。

宫崎市定(1901 — 1995),日本东洋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大学教授。在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史、亚洲史体系化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代表作有《论语的新研究》《亚洲史概说》《雍正帝》《科举》等。其对《论语》的解读广为人知,世称 " 宫崎论语 "。

《宫崎市定读 < 论语 >》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公司出版。

《宫崎市定读 < 论语 >》

[ 日 ] 宫崎市定 著

王新新 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10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