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8
深晚报道|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药物警戒与风险交流会在深召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6 日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药物警戒与风险交流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邝兵在致辞中指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并不断加强深港澳药品安全领域合作。他强调,今年两项国家重大战略相继落户广东、深圳," 双区驱动 " 建设利好叠加,粤、港、澳三地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大湾区药品监管领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国家药品评价中心主任沈传勇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我市药物警戒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希望能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全国的药物警戒工作做出先行示范。

本次会议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及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首次明确提出药物警戒工作要求的双重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召开的药物警戒领域第一次专门会议。会议聚焦药物警戒和风险交流,旨在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有关部门、机构对药物警戒与风险交流的认识,推进区域的合作交流。

在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市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毛秋荣从人才队伍培养、药物警戒信息化平台建设、风险挖掘及防控和药物警戒相关研究探索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深圳市药物警戒工作情况。

近年来,深圳以风险防控为目标,以信号挖掘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药品风险监测及应急处置能力,已建成全过程、广覆盖、高质量的监测网络,含 2000 余家医疗计生机构、700 余家药械生产企业、7000 余家经营企业,通过组织高校专场培训等措施,打造一支专业的监测队伍。2019 年,深圳更名揭牌全国首家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研究院,标志着深圳市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从不良反应阶段,迈入以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下午,会议还通过三个分会场分别围绕监测机构联盟建设与机制、生产领域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与实施、医疗机构药物警戒与实时监测等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相关标签

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