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18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南京两位80岁老院士获颁“终生成就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11 月 18 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90 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三百余位学者围绕 " 新时代的亚洲古生物学:合作与创新 " 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展示亚洲地区古生物学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和新进展。会上,8 位年逾 80 岁的古生物学院士被授予 " 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 "。其中 2 位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旭院士和周志炎院士。

△主办方供图

国内外大咖齐聚,共享中国古生物学会 90 年荣光

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詹仁斌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 1929 年,是由丁文江、李四光等老一辈古生物学家组织成立的我国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今年,是学会成立 90 年。11 月 18 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90 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等近 20 个国以及瑞典和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等 300 余位嘉宾参与。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工作者在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东亚人类演化和全球界线层型 " 金钉子 " 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他还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不忘创会初心,服务国家需求;二是推动学科交叉,再攀科学高峰;三是开展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四是扩大开放合作,引领国际前沿。

此次会议提交论文摘要 200 余篇,设立 10 个专题论坛、10 个大会特邀报告、70 余个口头学术报告和 70 余个展板报告。

此外,会议期间,来自亚洲十余个国家的古生物学会代表还就正式成立 " 亚洲古生物协会 " 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探讨共同开展亚洲古生物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谋划亚洲地区古生物学的发展和合作。据介绍,亚洲古生物协会总部落地中国,对于发挥中国古生物学的区域性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助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

8 位年逾 80 岁的古生物学院士,获颁终身成就奖

现场,学会向张弥曼、汪品先、殷鸿福、周志炎、吴新智、郑守仪、陈旭、邱占祥 8 位年逾 80 周岁的古生物学院士授予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在探秘地球漫长演变历史和追索生命起源演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艰苦的学科,在太阳底下暴晒一整天采集化石等情况十分常见。" 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在获奖发言时表示,在老一辈中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古生物学会有了很好的发展。" 古生物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大有前途的学科,希望年轻人踊跃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 殷鸿福说。

获奖的 8 位古生物学院士当中,有 2 位来自南京。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旭院士和周志炎院士。

周志炎首次系统研究中国南方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群,中生代银杏目化石的系统研究被誉为在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陈旭院长期从事中国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学及笔石动物群的古生物学研究。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 " 金钉子剖面 "。另外,他编制了寒武纪至中新世共 26 幅全球气候纬向分带重建图,系统阐述显生宙气候带的演变。他领导的《中国海相地层研究》项目为中国含油气地层开发做出了贡献。

"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90 年,我是第三代。我今年 84 岁,我下面还有两代。" 陈旭在发言时透露,目前他正在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团队进行地层方面的项目合作。" 我是一个退休的老头子。非常幸运又开心的是,在晚年我又重新返回了第一线。" 陈旭说。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院士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