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21
快快评丨“6元一袋水”到底哪里不合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550 毫升一袋水卖 6 元贵不贵?那要看和谁比、怎么比。要是和 " 奢侈级别 " 的矿泉水相比,那真不算个啥,而要是和块把钱一瓶的水比起来,那就蛮贵的。

近日,一条 " 天下第一泉上新了!济南趵突泉推出泉水包 6 元一袋 " 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11 月 20 日,媒体记者联系到趵突泉景区,工作人员称,网传视频中的介绍可能会造成大家误会,其实景区商家卖的不是袋装泉水,而是卖装泉水的袋子,游客可以到景区的直饮水点自己装水,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袋子。还表示,这种装泉水的袋子是景区商家售卖的旅游文创产品之一,早在 5 年前就有了,并非趵突泉景区推出的。

这种解释清晰而诚恳。

如果合乎规则,明码标价,没有强买强卖,那就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虽是商家所为,但这种所谓的文创产品毕竟 " 捆绑 " 了景区的美誉度及其他资源,必须注重社会观感,消除 " 误会 " 地带。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区事实上已经为这种 " 产品 " 背书。因而更加需要坚持审慎的态度。

就视频所展示的情况而言,消费者未必掌握 " 花 6 元买袋子 " 这一关键信息,接受采访的一些消费者言必称 " 一袋水 6 元 " 就是明证。这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含混的宣传推广效果,容易引发争议。何况,如果不注明消费者买了袋子用于自取直饮水的话,恐怕很多人会把 " 一袋泉水 " 视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现实语境中,要成为完整的、流水线产品,是有严格要求的。仅由商家自己过滤灌装,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即使是有景区的 " 监管 " 在。

换句话说,根据景区的解释,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袋子归袋子,水归水;收费的归收费,免费的归免费。一定要表明清晰的界限,并让消费者了解清楚。

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买袋子自己 " 灌装 " 的游客不会少。但性质并不同。

泉水是该景区的核心资源。涉及到这一资源的开发、推广,应该有一个总体性、规范化的要求,而不能全由商家自说自话。

跳出来看,此事也折射出一些景区对于文创的欢迎态度和生涩 " 摸索 " 状态。景区盘活资源、扩大经营是好事,但总体而言,还不那么利索,甚至容易 " 呛水 "。但也有成功的例子。

今年年初,故宫曾和某矿泉水企业合作,推出贺岁版故宫瓶,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意识和做法,值得一些景区借鉴。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