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22
围观!这场学习方式变革论坛吸引来了剑桥副校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黄艳 舒越)11 月 22 日," 学习方式的变革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有效实践——南京江北国际教育论坛 " 在国际健康城开幕。PBL 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是目前全球最前沿和广泛实践的学习方法。那么,它如何在中国进行有效实践?

△论坛现场

剑桥大学副校长,美国、英国顶级高中校长等多位顶尖国际教育专家以及百余位深耕教育行业的中小学名校长,教育创新引领者汇聚南京,借由 PBL 项目式学习与 STEM 融合课程深度结合的实例进行 " 全球对话 ",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推动南京市及江北新区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 以学生为中心 " 教学方式,世界顶级学校都在用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超导专家大卫 • 卡德维尔教授结合剑桥大学的实践详述了 PBL 学习的开展经验,勾画了一个 PBL 圈环。从问题开始、明确专业术语、定义问题、头脑风暴、构建假设、学习目标、独立研究、综合推理、动手操作和优于单纯记忆九个方面做了 PBL 的教育进阶分享。

△剑桥副校长

他说,这是一种 "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上,结合科学思维、研究方法,自主选择课题,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开展深入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整个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作为领路人,引领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探索,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获得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成长迅速,收获颇丰。同时,他以自己在中国托马斯实验学校 PBL 教育实践为例,从 PBL 实践步骤、 PBL 项目要素、主要过程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他说,在 PBL 教育方式下,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会担当特殊的角色,团队协作是关键,相互联系就是一切,当孩子完成项目的同时,也将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将让孩子受益终身。

来自 2019 年全美综合排名第一的美国学术精英高中校长 Catherine Spencer 就围绕 PBL 的开展,强调了全体学生的终极体验即为教育之大成果。PBL 所特有的开放式学习,让学生不拘泥于找寻唯一的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并与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提升综合技能。

美国康奈尔大学原助理教学副校长多瑞斯 • 戴维斯,则从 PBL 的学习方式、成果、基本规则、大学里如何获得成果、生活技能、未来发展六个方面阐述了 PBL 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还就康奈尔大学教学创新中心的创新教育措施和美国大学重视的学生技能一一进行了分享和评价。

与世界对话,江北新区探索教育国际化

此次论坛由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诸渊深在致辞中表示,科教兴国,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PBL 是备受世界欢迎和认可的教育方式,而国内的 PBL 教学实践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希望以本次国际教育论坛为契机,积极分享和推广 PBL 国内外教学实践经验。江北新区始终坚持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对标建设一流学校。在推动国际教育和实践教育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现代化,保证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前瞻性,要坚持模式的创新、理念的创新,要有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建立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模式,走出一条有特色、有优势、有差异的教育创新之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因教育而受益的幸福感。

此次 PBL 国际教育论坛,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江北新区及南京市的教育国际化进程,更是与世界对话,持续以教育兴区,提升新区国际形象的再升级。

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梧华,投身国际教育与交流二十余载,亲身实践并见证了 PBL 走进中国的发展历程。他说,PBL 在中国正走在从 0 到 1 的路上,未来将爆发巨大的能量,极大地改变国内传统教育现状。

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葛飞翔介绍,江北新区非常注重国际化,如即将招生的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学校。据悉,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是依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 " 双一流 " 标准着力打造的。此外,江北新区还在规划外籍人士子女学校、幼儿园及中外合作的各种教育。葛飞翔表示,此次论坛即是基于问题、合作、思考来学习,让学生发挥主动思维,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也是未来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探索。江北新区应该成为教育的先行者。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超导专家大卫 • 卡德维尔教授表示,江北新区有很有新的资源,包括 IT、健康等,教育可以和这些资源相结合,对教育会有很好的促进。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