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23
深晚报道|他的作品能破解深圳文化密码 《南方北方》田地诗词作品研讨会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2 日下午《南方 北方》田地诗词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市文联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家协会和深圳市音乐家协会承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主持了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高洪波,中国音乐家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昌明,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起军,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讲话。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深圳作协主席李兰妮,以及蒋开儒、姚峰、唐跃生、夏枫、赵微微、胡野秋、王俊等专家分别发言。研讨会间隙。知名朗诵家和歌唱家们还现场演绎了田地的代表作《南方有座山》、《南方以南》、《我属于中国》、《告诉》。

田地是深圳重要的文艺家,他曾创作了《我属于中国》、《又见西柏坡》、《西部春暖》、《握住你的手》、《南方以南》、《梦想星光》、《向往》、《告诉》、《南方有座山》等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与会嘉宾表示,田地的创作横跨文学和音乐两个类别,并活跃在深圳文艺阵营的方方面面。田地的艺术经历和创作与深圳相生相伴,他的作品记录、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壮阔历程,也从深圳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光辉历程。田地来深圳工作和生活 33 年,这是他的第一次作品研讨会。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印青发来贺电表示:田地是一位极富才华的诗人、词作家,田地思路敏捷、想像力丰富,他的歌词风格浪漫、感情深厚,曾有过不少佳作。" 我与他合作的多首歌曲作品都有着较好的社会反响。"

李昌明介绍说,身为游子,田地常年行走在故乡与他乡的山水、田园之间。他总是用一双温情的目光注视世界,感悟自然,亲近泥土,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放声歌吟,藉此寻求精神家园与灵魂的居所,酣畅淋漓地表达诗人的乡土情怀与爱的执着。

高洪波认为,田地的诗句朗诵起来铿锵有力,读起来有一种 " 一吐为快 " 的快感,他建议田地在日后的创作中,可以尝试打破对于韵律的酷爱,探索具有更广泛角度的表达方式。

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则对田地作品中的 " 融合 " 之感印象深刻。田地的作品融合了高雅与通俗,而田地本人也融合了多重文学、社会身份,这使得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看到生活的本质。

知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姚峰,诗人、知名词作家唐跃生与田地是多年好友,他们都曾被田地作品中的真情实感而打动。唐跃生认为田地始终内心坚定,作品拥有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对此,电视艺术家夏枫称,田地游走于南、北方文化,他的作品破解了 " 深圳文化基因的密码 "," 既有北方马鞭甩出的粗犷,又有南方鸟儿般的歌唱。"

文化学者胡野秋认为好的歌词就是纯文学,田地的歌词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文学性。他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宏大的时代叙事很好地结合。胡野秋呼吁中国文学界应对词作家给予更多重视,乐评人王俊称,经典的魅力是能够唱出几代人的心声,并祝愿 " 真正的拓荒歌者田地 " 在未来葆有旺盛的创作力。

田地表示,对于自己来说 " 今天就是我一生的奥斯卡 "。大家的发言是一种有力的鞭策,他会谨记自己的担当,好好写作,坚持立足当下写作。

据介绍,深圳文学季是一项创新性、常设性、综合性城市文化品牌活动," 南方北方 " 田地诗词研讨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作家作品的研讨和推广,已成为深圳文学的一个常设性项目。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讨,发现新人新作,激发新的文学原创力量,总结代表性作家的文学成就,展现对深圳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的文学记录,将新时代的深圳故事讲得更好,传得更远。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