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23
深晚报道 |这里诞生了新名词——“街友” 罗湖东门街道打造有温度的民生幸福街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罗湖的人民公园天桥下,有一台 " 街友流动淋浴车 " 颇引人注目。每周二、周四,一些 " 流浪汉 " 便相约来到这里洗浴,洗完后还可以享受免费理发、领取衣物等服务。

" 以前没条件洗澡,现在身体舒畅了,心情也舒畅了 ",一位刘姓 " 街友 " 乐呵呵地表示。注意了,在东门,这类群体叫 " 街友 ",不叫 " 流浪汉 "。因为,在罗湖区东门街道党工委看来,所有在辖区生活居住的人群都是 " 我们东门大家庭的一员 "。

温情东门:让弱势群体活得更有尊严

罗湖区东门街道是深圳形成时间最早、最成熟、最具规模和人流量最多的商业旺区,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东门街道常住人口约 13.5 万人,每天吸引游客约 30 万人次。

长期以来,东门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始终将改善街区群众民生需求作为基层党委的 " 第一主业 " 和 " 最大政治 ",将民生幸福街区建设作为主题教育着力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分类施策,精准服务,让东门充满阳光和 " 温度 "。

小小的淋浴车给予了 " 街友 " 大大的温暖,自今年 5 月试运行以来,已服务 " 街友 " 536 人次,保障了 " 街友 " 们的清洁和健康。不仅如此,在东门,残疾人员、精神病患、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都有一种 " 获得感 "。

据了解,为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和尊严,东门街道注重 " 精准服务、推荐就业 " 相结合,积极动员和推荐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员到街道职康中心或工疗站就业;为精神病患逐一确定监护人,定期发放药物费用和住院诊疗费用;启动 " 一帮一 " 活动,积极协调信和集团等爱心企业结对帮扶 69 户困难家庭。此外,通过 " 民生微实事 " 项目街道还专门为环卫工人建起 " 茶歇室 ",解决了他们长期午休难的问题。

为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东门街道精耕民生微实事,认真办好群众最为关切的 " 身边事 ",大力推进 " 一门式、一网式 " 政务服务,年受理政务服务业务 7000 余件。做实做细民生微实事工作,打造精品民生项目,年审议通过各类民生项目 140 余个。

为凝聚群众力量服务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东门街道尊重和增强群众的 " 主人翁 " 地位,通过落实选举权利、制定议事规则、强化资源分配,引导居民群众发现并解决社区问题,熟练运用 " 罗湖十条 " 开展社区议事,更加主动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文化东门:让辖区群众畅享文化福利

10 月中旬,一场 " 热腾腾 " 的东门街道社区集体舞集结令暨第十三届社区邻里节在深圳中学足球场开幕,街区 16 只广场舞队伍,近 300 名社区广场舞爱好者参与社区集体舞角逐,吸引了 700 余名社区群众踊跃参与。当天,东门原创民谣歌手带来的精彩表演,让居民切身感受到了 " 文化东门 " 的魅力。

其实,在东门,类似的文体活动几乎每周都在东门文化广场上演,小资的民谣吉他、精美的油画彩绘,平常只能去 LiveHouse、美术馆欣赏的艺术元素,在东门街头随处可见。

" 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均能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外来群体的心灵归属感。"

东门街道注重涵养文化底蕴,坚持以文化提升归属感。近年来,东门街道党工委立足 " 文化提升是灵魂 " 的理念,致力打造街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革命文化、街头文化,增设东门老街记忆群雕六座、" 东门古井 " 等多处雕塑,传承百年老街历史文化。

东门现已经开放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暨叶挺纪念馆,并授牌为东门街道党员活动基地,弘扬革命文化;聘请深圳大学画家在人民公园天桥、雅园天桥及涵洞创作以老东门历史、东门的特色鸟类花卉以及社区群众眼中的东门为主题墙体涂鸦 45 幅,打造东门老街露天画廊,讲述东门时代故事。

此外,东门引入专业机构运作,以思月书院、步行街文化广场等为 " 根据地 "," 一周一场次 " 累计举办 " 民谣东门 " 专场音乐会 43 场,参与活动群众超万人次,组织开展全国街头架子鼓大赛、黄梅戏专场演出、快乐城区时代印记弹唱活动。

东门街道 8 个社区图书馆坚持以每周 6 天每天 6 小时的模式对群众开放,受益群众 3 万余人次,东门社区、立新社区被授予 " 市学习型社区 " 称号;街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欣欣向荣的街区文化氛围进一步活跃。

健康东门:让居民获得更多健康实惠

" 我承诺:我的健康我负责,我努力做到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戒烟限酒、心里阳光 …… 我宣誓:终生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去换取财富、地位和荣誉。"

这是一段深入民心、几乎家喻户晓的 " 东门健康宣言 "。近年来,东门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健康工作新思路,开展 " 健康东门 " 建设。为实现罗湖医改 " 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 " 的目标,东门街道充分运用罗湖医改释放的医疗专业势能,大力推进创建普惠型健康社区,进一步加大医务力量下沉、医疗资源前移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社区医疗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让居民享受到更多医疗健康实惠。

" 我已经拿到了急救证,如果父母或是街坊邻居心脏骤停,我可以马上救他 "、" 每次急救培训我都来,还带着朋友一起来学 "、" 生命无常,这种急救知识应该人人都学 "……

在东门,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加东门街道组织的急救培训和学习。这几年,东门街道全面打造 " 黄金 4 分钟 " 急救网,在步行街内安装了 28 台 AED 急救站,并配备急救包,让心脏骤停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东门不断提升辖区居民急救技能普及率,邀请罗湖医院集团专家在深圳中学开展 5 期急救知识培训,近 3000 人参加了学习并获得急救证书。

针对学生群体,东门街道联合辖区学校开展课间操,调节学习节奏,缓解身心压力;积极创建普惠型健康社区,开设 " 两室一超市 ",推动建设标准化的 " 家庭医生工作室 "、" 心理咨询室 " 和营养促进超市,成功探索出全市首家 " 家庭医生工作室 " 和全市第一家 " 营养促进超市 ",获评国家首批营养示范社区 ……

毫无疑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东门街道党工委正在朝着建设一个文明和谐、民生幸福标杆街区的目标努力奋进。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 李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