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 王天驰 / 文 施向辉 / 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如何通过金融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文旅发展方面如何进一步升级?11 月 26 日,2019 金融与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江苏站暨江苏省文化旅游产业助力中国 " 一带一路 " 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 与会的政企代表及多位专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次大会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和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主办。
南京文旅业如何升级?未来旅游资源将打包上市
在当天的大会上,南京高淳区文旅局局长胡凯和秦淮区文旅局副局长李路娣分别对两个区文旅项目进行招商推介。这两个区的文旅产业升级也是南京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代表。
李路娣介绍,今年 1 到 10 月,秦淮区旅游总人数达到 5827 万人次,同比增幅达到 20% 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 560 亿元,同比增幅在 13% 以上。
△图为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路娣
她表示,这些数据说明,秦淮区用工匠的精神、绣花的功夫,在这个小小的螺蛳壳里建造了一个大大的秀场,秀出了最南京的一个城市名片。秦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腔调的地方,古之秦淮是桨声灯影,现在是风雅秦淮,下一步将要重点推进 " 天下文枢 " 这个腔调的打造,核心就是把秦淮作为一个大 IP 来塑造,作为一个艺术品看待,重点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建设,一是夫子庙、老门东和秦淮河沿线,还有一个是新街口和太平南路沿线。
她还透露,未来还要重点推进打造太平南路演艺街区,因为省市演艺集团的大部分空间都在太平南路," 所以我们准备在太平南路打造演艺街区,把夫子庙和新街口两个片区通过演艺街区串联起来 "。
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还有着好山好水的高淳,也有着非常多的值得开发的文旅资源。南京高淳区文旅局局长胡凯介绍,高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涵盖湖泊湿地、生态山林、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优质的自然资源让高淳发展文旅产业充满了自信,固城湖螃蟹、三条垄景区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高淳文旅产业的标签。
南京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陆俊则介绍,作为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专业化产业平台,总资产近 400 亿元的南京旅游集团,正通过做增量、补短板、促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扛起提升南京旅游首位度的企业责任,推动南京旅游快速发展。
△图为南京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陆俊
他介绍,在聚焦主业创新,探索资源管理新机制,提升南京文旅资源综合利用率方面,旅游集团率先探索市属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体制改革,通过委托授权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完成市属部门优质的旅游资源整合。另外,在加大对外投资并购力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旅游集团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新设公司一律实行混合所有制。
值得一提的是,陆俊还透露,旅游集团还在积极利用南纺股份的上市平台,推进将旗下旅游资源整体打包上市,这一进程预计最快在一两年内完成。
发展夜间经济,专家给南京旅游支招
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 点亮夜间经济、拓展消费新时间 " 这两年成为各地推进的重点,南京也不例外。比如李路娣就表示,南京秦淮区正推进打造夜购秦淮、夜游秦淮、夜娱秦淮、夜宴秦淮,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南京市则在之前提出打造 " 夜之金陵 " 品牌,围绕夜购金陵、夜食金陵、夜宿金陵、夜游金陵、夜娱金陵、夜读金陵、夜健金陵等七个部分,打造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发展夜间文旅活动。
在当天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南京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姜雷说,南京的夜游经济,实际上一直是南京人的心病,南京这个城市很好,但它是一个交通枢纽中心,以前经常是大家到南京看了一下就走了。所以我们要反思,南京以前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够强的是什么?就是没有把我们的客人留下来住一晚上,南京以前这方面的动作慢了点。如果一旦政府和社会各界意识到南京的夜游经济,南京真的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姜雷表示," 南京这个城市最大的特色是特别开放包容,特别闲适自在,这样的一个城市,有这样一个禀赋,又有那么多的文化积累,也有更多的文化建设和内容的推广,我觉得这个城市的夜游经济一定会做得很好。"
文旅产业未来趋势如何?专家讲了这几点
文化和旅游日益融合发展,未来产业的趋势是什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文旅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组成员王磊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业态的创新,新文旅消费场景不断地涌现,在旅游产品和业态等方面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融合,出现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医疗健康旅游;与交通环保结合出现自驾车房车营车、邮轮游艇旅游;旅游与农业、林业结合出现田园综合体、共享农业、沙漠公园等等;与城镇化工业化商贸的结合出现城市文创综合体、工业小镇、森林小镇、文旅小镇等;与互联网结合出现旅游互联网金融、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交通等等。
二是跨界聚合,这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的必经过程。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产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不断地跨界,文化和旅游要素不断地通过互动聚合对原有的产业形成转型和升级。他表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核心在于寻找可持续的盈利的商业模式,这个跨界聚合使得技术产品和市场都走向融合,从而企业也将也必将融合。不同的业务特色这种企业在统一运作平台上开展,从而相互之间具有某种互补性,诸多的文旅综合体的出现,科技和地产企业集团内部新增文化旅游业务板块等都是现实的案例。
三是内容的活化,以旅游形式表现文化内涵是内容活化的精髓,通过以旅游为载体提高文化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这种融合表现之一是文化内容的静态活化,主要表现在建筑景观,旅游节目等;二是文化内容的动态活化,主要通过改变文化内容的外在形态,使之生动活泼,更具能量和感染力,这就更加强调文化内容的原创类和讲故事的能力。
四是文化创意驱动下的产品设计。在文化创意的驱动下,注重核心文化元素的提炼,从而使产品兼具人文性、美观性和生活性,其本质是文化型旅游商品。
金融助力文旅产业,不良资产也能变废为宝
对于文旅产业发展来说,资金的助力必不可少,而金融如何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也成了专家们讨论的重点。
作为银行业代表,南京银行副行长刘恩奇表示,未来该行将积极打造金融支持文娱产业的三大计划,一是未来三年对文旅产业的资金投放不低于 200 亿元,二是未来的三年重点扶持和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三是将围绕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影视动漫等重点产业推出特色的解决方案。
△图为南京银行副行长刘恩奇
中海华宇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将不良资产 " 变废为宝 ",发展旅游产业。他认为,不良资产不是烫手山芋,只要通过合理运作和经营,仍然能够发挥出经济价值。以北京西客站南广场为例,之前作为不良资产,闲置面积多达 8 万多平方米,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围绕 " 文旅 + 科技智能 ",建设成了 " 中国之窗 "。
△图为中海华宇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
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副会长、财经工委主任王琦则对很多文旅企业提出建议。他表示,资本要助力文旅企业发展,首先企业要把自己做好,要有自己的科研和财务团队,还要打造一个可行的、可落地、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才能吸引资本来投资。
△图为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副会长、财经工委主任王琦
南京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姜雷则表示,文化产业要更懂金融,投资人也要更懂文化。他认为,南京的文化大师很多,文化很多,但文化企业不强,其实应该让做文化的去做文化,让企业家和金融家来帮忙做项目。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