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27
南京传统工艺虚拟展示,这个平台好看又好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 文 施向辉 / 摄)大红、深蓝、墨绿、石青 …… 灿若云霞的云锦,运用了多少种鲜艳浓烈的色彩?11 月 27 日,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平台—— "ZUI 艺 " 平台启动仪式在南京大学举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平台已经上线,对南京传统手工艺,如云锦、绒花、金箔等进行数字化转化及虚拟展示,通过视觉化、审美化和数字化的方式,解读非遗传统工艺,传播、传承南京非遗传统手工艺相关文化及知识。

云锦、金箔、绒花 …… 汇聚非遗 " 大数据 "

" 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 " 是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展的数字虚拟展示项目,得到了非遗传承人、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和公益组织 " 稀捍行动 " 的大力支持和扶持。

团队成员跟踪云锦、金箔、绒花等工艺探访行程,记录设计师探访工艺与工艺传承人的事件。采集了大量的工艺素材,包括图片 919 张、录音 30 笔、视频 50 条,并形成了 30 篇工作日志及 4 篇驻地报告。

对 " 绒花 "" 金箔 " " 云锦 " 三项南京非遗工艺进行了深度文化梳理,扩充了三项工艺的资料库,最终形成 0CR 后的文本 278 万字;图片收集涵盖了实地采集、网络收集、书籍整理等,最终收集的高清大图多达 1758 张,口述史涵盖了录音 461 分钟,视频 691 条。

买云锦制品,你愿意花多少钱?

《延禧攻略》等古装剧中,娘娘们的头饰、皇帝的龙袍,让南京绒花、云锦等非遗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影视作品、纪录片、非遗展演 …… 近年来,有关非遗的传播渠道已经逐渐增多,非遗的认知渠道也在日益增加。

△陈静做成果汇报

云锦、绒花,美美美,但你愿意花多少钱去买买买?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静介绍,他们在电商平台上做了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愿意购买手工艺品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而平均每个人愿意购买的云锦产品价格是 13 元。"13 元,几乎买不到任何云锦产品,只够买一个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 陈静分析,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体,但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花钱去买?" 这中间存在着知识壁垒,他们很难去了解云锦。"

项目团队也注意到,在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上,粗制滥造的假非遗产品大当其道,对非遗手工艺形成了负面影响。电视剧等传播方式,影响面较广,但难以体现内涵挖掘。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ZUI 艺 " 平台免费开放,只要轻轻点击,就能近距离接触非遗知识。目前网站只对云锦、金箔、绒花三项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展示,未来计划拓展更多工艺种类与数量,并在现有的二维内容策划中融入空间资源,打造丰富立体的非遗活态网络。

趣味云锦填色游戏,玩转古代色彩

大红、深蓝、墨绿、石青 …… 古代色彩的名称有多少?云锦用了哪些鲜艳浓烈的色彩?

非遗手工艺具有经验性、主观化和个人化的特点,这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核心所在,但这也为传承和知识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很多内容无法进行通用性描述,也就很难实现跨国传播。

" 南京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展示 " 项目参照相关国标,制定非遗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流程及相关规范,包括建立文献数字化流程与规范、图像采集流程与规范、色彩管理及校正流程及规范。比如,参考博物馆二维图像的采集标准以及丝织物的图像采集标准,建立了云锦的二维影像数据采集标准。

据介绍,数字化已经成为非遗活态保护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遗产数字化包括记录、保存、展示、传播等实践工作,前期的驻地跟踪和文化梳理已经提供了大量基于文献与实践的文字、数据、图片、音频等数字资料。

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和普及,平台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互动,动动手为云锦填色,还能生成一张日历。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