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徐红艳)11 月 28 日上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江苏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建军和 10 个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进行回答。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震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刘捍东主持会议,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出席会议。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开门见山,接连抛出 17 个极具针对性的问题,直击民营企业关注的融资、用工、降成本等难点痛点堵点。现场应询的部门分管负责人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解决举措。
【融资】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怎么破解?
多措并举,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省生态环境厅驻无锡市督查专员刘明表示,江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反映强烈," 请问政府如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以及控制融资成本?"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钱东平坦言,这是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此,江苏为广大民营中小微企业搭建普惠金融平台,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至 10 月末,平台企业用户注册数 23.2 万家,接入各类金融机构 243 家,当年累计撮合授信 1382.26 亿元,惠及企业 20270 户,平均融资利率 4.92%。
同时,在解决痛点、难点上下工夫,比如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建设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进行分类指导、梯队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直接融资。至 9 月末,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20 家、首发募资总额达 169.34 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达 14 家,首发募资总额达 99.77 亿元。
【招工难】
一些年轻人宁送外卖也不愿当工人?
给予引进技能人才购房、子女上学等政策福利
" 一些年轻人宁愿送外卖打零工,也不愿意到企业一线当工人。"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劲松坦言,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匹配精度不高、有效落地不够的问题, " 对此江苏也做了一些工作,请问还将进一步采取哪些落地措施,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回应说,从全省情况看,技能型人才一直较缺乏,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在 1.5 以上,高级技工甚至达到 2 以上,应该说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的现象。由于技术工人工资待遇总体偏低,许多年轻人不愿到生产一线岗位就业,人才流动性相对较大。对此,江苏准备采取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计划用三年新建 5 — 8 所技工院校,创建 20 所全国一流的技工院校,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要达到 8 万人;二是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工资指导线,促进技术工人更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三是健全技能人才的引进机制。近期正会同公安、住建、卫健委、教育等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引进技能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开通高技能领军人才绿色通道,多管齐下,让技能人才来时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用工成本高】
现行社保政策下,如何降低用工成本?
2020 前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
企业用工成年底本高,也是反映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相民坦言,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强,江苏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朱从明回应说,社保缴费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缴费的费率,另一个是缴费的基数。从缴费费率来看,应该说总体上大部分企业缴费负担有所下降。但部分按下限标准缴费的企业实际的缴费负担可能会增加。
下一步将采取多方面举措,助推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在少收取方面,合理调整基数,保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办法的稳定,逐步规范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另外实行全省统筹,在 2020 年底之前在全省要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统一调度使用,使各地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的政府能够轻装上阵。
同时,在多返还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点对点推送信息等方式,提醒企业及时申领稳岗返还资金。
【政企关系】
如何构建 " 亲清 " 政商关系?
政府要做到 "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
"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政府部门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企业遇到困难,政府变得冷淡甚至不管不顾;另一种是发展顺利时又会出现过度干预。" 专题询问中,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苏州大学教授王卓君十分关心,如何构建 " 亲清 " 政商关系问题?
对于该问题,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建军深有感触。" 这个问题是直面企业的关切!" 他表示,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坚决的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在构建 " 亲清 " 政商关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
下一步怎么做?他用 "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 八个字来形容。
" 无事不扰就是要把营商环境营造好,有求必应就是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从政府层面就是建立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长期稳定发展的优良的营商环境。" 赵建军表示,明年 1 月 1 日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要施行,届时省里面会制定配套的办法和一系列措施。江苏还将修订完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等,同时,还要把 " 放管服 " 改革推向纵深。
【环保】
环保关停 " 一刀切 " 仍存在
专项整治 " 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 " 问题
企业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孙大明注意到,在环保执法方面,仍存在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简单关停措施等 " 一刀切 " 现象。另外,企业反映最多的,还有频繁重复的检查多,环保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良宝回应说,目前比较普遍采取的是 " 双随机一公开 " 的日常执法方式。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防止一些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他也坦言,确实部分地区存在对不达标企业整治关停方法比较简单、平时检查比较多、环境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规范环境执法的行为,深入推进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 " 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 " 问题的专项整治,对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实施省级统筹强化监督,对十三个设区市集中开展多项执法检查,大幅压缩检查的时间、规模、人数,特别是要推行 " 互联网 + 监管 ",积极开展非现场的执法,真正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