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陆雨潇 记者 白雪银)朋友圈的你和微博的你有什么区别?哪个才是真实的你?近日,话题 " 朋友圈的你和微博的你 " 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这么 " 表现 " 这种区别:朋友圈里 " 晴朗的天空好美 " 的感慨,在微博上则是 " 太阳真大,晒死了 " 的吐槽。不少网友对此调侃,在朋友圈和微博之间切换着如此不同的角色,宛若 " 精分 "。现实中,你也如此吗?现代快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朋友圈岁月静好 VS 微博放飞自我
" 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微博里放飞自我。" 林小姐这样形容朋友圈和微博里的自己。
阳光海滩、文艺小店,再来几张笑靥如花的自拍,配上日式小清新的滤镜,是她朋友圈的一贯画风;相比之下,微博里的她则显得 " 接地气 " 得多:对频繁加班的吐槽、情侣间发生的小误会、对待社会热点的看法 …… 那个 " 不修边幅 "、唠里唠叨的的林小姐又回来了。
林小姐说,朋友圈单纯表现自己 " 过得挺好挺美 " 就行了,发一些不开心的事会传递负面情绪。" 比如租房子遇到了不靠谱的中介,我就在微博上写了一大段维权心得,但这些内容我是不可能放在朋友圈里的。"
单先生是南京一家创业公司的员工。在他近一年的朋友圈中,一共只发布了四五条动态,除了公司的新品介绍,就只剩下几张家庭聚餐的合影。但在微博上,他每天都会更新好几条动态。单先生表示:" ‘朋友圈里躺尸,微博里蹦迪’,别的人我不知道,但这确实说的就是我。"
朋友圈人多且杂 " 需谨慎 "VS 微博不用实名 " 好隐身 "
朋友圈和微博,同样是网络社交平台,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两个平台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一年前的某个周末,林小姐加班回家,随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边追剧边吃麻辣烫的照片。第二天一大早,她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我妈质问我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觉,年轻轻轻就透支身体,太不像话了。而我当时只是想感慨一下终于下班了,可以放松放松而已。"
在林小姐看来,朋友圈的好友大多是亲人、熟人,有的还是单位的领导," 很多话在朋友圈是说不出口的,一些稍微过分的话,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比如我妈妈就会通过朋友圈了解我的动态,我稍微穿得‘出格’一点,吃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会引起她的担心。而单位遇到的一些事肯定是不适合说的。太复杂。" 林小姐说," 所以我在朋友圈我只是蜻蜓点水地展示一些生活片段,美的画面。"
" 微博就不同了,在这关注我的大多是陌生人,我不用实名,说起话来就没那么多顾忌。" 林小姐认为,相比于微信这种熟人社交平台,微博上的好友是一种 " 熟悉的陌生人 ",在这种可以隐藏真实身份的平台,可以更加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 别看我朋友圈里这么安静,但在微博里可疯狂了。"24 岁的小南是一位追星女孩,在她的微博里,充满了自己爱豆的动态。小南说,之前在朋友圈转爱豆的演唱会信息,忘记屏蔽导师,结果就被说成不务正业,从那以后就不敢在朋友圈随便发东西了。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小南的朋友圈里多是一些背英语单词的打卡和运动记录,完全没有追星的痕迹。对此小南也很无奈:" 我自己也觉得蛮精分的,但没办法,朋友圈里同学、老师太多了,我得维持一个积极、自律的乖乖女形象。但微博里我没有多少粉丝,做个任性的追星族没问题。"
销售出身的吴先生,微信好友的身份更为多样。" 有些东西我不是想发,而是发了就要考虑屏蔽谁,太麻烦了。" 但在微博上,吴先生的真实身份无人知晓。" 不方便发在朋友圈的内容,我就发到微博上。"
朋友圈发给别人看 VS 微博留给自己说
熟人多的朋友圈互动直接,但可能引发误会;非实名的微博或许没人关注,却可以畅所欲言。区别对待这两种社交平台,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大型精分现场,也就是 " 精神分裂 " 现场也因此出现。
" 我也想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但现实不允许呀!" 职场新人小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最开始用朋友圈的时候,好友还都是比较亲近的朋友,像自拍照、搞笑段子这些,她都会在朋友圈里发。但工作后她发现,再发一些幼稚的东西在朋友圈显得不太合适。所以,现在她的朋友圈里就只剩下工作了。
在小沈看来,现在一些人发朋友圈的目的,已不是真实地分享生活,而已经有 " 自我展示 " 甚至炫耀的意味。
" 如果同事想要加我微博好友,我想我会拒绝,或者装作没看见。" 从事媒体工作的小魏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很少发朋友圈了,但几乎每天都会在微博上记录生活日常,偶尔还会发泄一些 " 负面情绪 ",这些他是不想被同事们知道的。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