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鹤唳华亭、庆余年 …… 你以为这是在写诗?其实它们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名字。古装剧热播,剧情历史架空、纯属虚构,但从剧名到台词、服化道,却掀起一阵复古风。
电视剧从名字开始 " 包装 ",引经据典、欲说还休,也招来了不少吐槽: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不好好读书,连电视剧都看不懂了?
电视剧名字引经据典,你看懂没?
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香蜜沉沉烬如霜》,到正在热播的《鹤唳华亭》《庆余年》…… 从这些电视剧名字,到底想表达什么?
成语 " 鹤唳华亭 ",也叫 " 华亭鹤唳 ",表面意思是华亭谷的鹤叫声,有思念、怀旧的意思,也指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出自《世说新语》,在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李白的《行路难》中都有提到。
《庆余年》的第一集,就提到《红楼梦》里的曲子《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以巧姐的口吻,讲述了刘姥姥救贾巧姐出火坑的事。
追求高度还原的服化道和大量历史典故的运用,引起观众疯狂猜想:人物有没有原型?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没有能 " 对号入座 " 的朝代?但剧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时代背景,地名、人名也都是虚设。
专家:" 新古典风 " 兴起,流行元素是市场选择
几年前,电视剧《甄嬛传》《琅琊榜》等,以人名、地名命名,而现在的剧名,则偏爱引用成语、古典名著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 这些电视剧名,听起来很雅致,又有悬念,迎合了现在的国学热和观众心理。而历史架空、没有朝代,对于创作则更容易发挥,不受限制。其实,现在很多古装剧,只是让演员穿上古人的衣服,演绎现代的故事。"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苗怀明说,这可以看作是一种 " 新古典风 ",是古装剧求新求变的体现。就像大街上越来越多人穿汉服一样,国学、传统服饰成了一种流行元素。
苗怀明认为,对此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的心态,"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而电视剧是市场化的,需要顺应时代流行趋势、符合观众的喜好。什么样的元素流行,也是市场的选择。"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