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27
深晚荐书|《追捕祝融星》:看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故事还要从牛顿开始讲起。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建立起了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人们选择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解释宇宙的奥秘。特别是勒威耶运用牛顿定律在 " 笔尖上 " 发现了海王星,更证实了这个伟大定律的正确性。水星轨道的异常问题困扰了天文学家多年,勒威耶沿用发现海王星的办法,提出水星轨道内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祝融星,于是,人们开始了漫长的猎星之旅。然而这一次,牛顿定律似乎 " 失效 " 了。

直到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并首先将其应用于解决水星近日点异常进动。他从计算中可以确认,祝融星并不存在,这个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至此才终于得到解决。

《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作者讲述了这段几近为众人所遗忘,却又承上启下的历史。这其中既有对科学家生活和性情的趣味描述,又有对科学工作所涉及的知识的通俗解读,使读者毫不费力地理解引力、时空弯曲和相对论的缘起。此外,我们还能从本书中看到科学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以及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已诞生逾百年。科学家于 2016 年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又于今年揭晓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些发现都确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大胆质疑、打破传统、勇于想象,这永远是科学不断前进的动力。古往今来,总是有先行者不囿于窠臼,而科学就在这些勇士的脚下不断进步。

《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美)托马斯 · 利文森 著

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年 12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