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03
泰州母女婉拒资助:把钱留给更需要的病友,让爱传递下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现代快报讯 最近,泰州市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老师李庆山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内容让他既感动又意外。写信的是 15 岁女生涵涵,按政策,她每学期有 1000 元的补助,这次一共要给她发放 2000 元,但涵涵和妈妈商量后表示,只要日子过得去,不能再向社会伸手。信中说,希望把这笔钱给更需要的人。

△ 10 岁的涵涵

原来,5 年前,涵涵患上了白血病,是来自社会各界的 60 多万元善款,给了她生的希望。涵涵顺利进行了骨髓移植,身体也逐渐康复。其实,当年涵涵治病花了 300 多万元,这个家庭至今仍有 50 多万元的外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涵涵的母亲每年还拿出 5000 元帮助别人。

10 岁女孩患白血病,愿望是陪母亲变老

在涵涵很小的时候,袁桂兰就和丈夫离异,带着两个女儿回泰州生活。

△袁桂兰

母女三人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两个女儿很懂事,她们知道我不容易。" 回忆起两个孩子小时候的事,袁桂兰的眼角有了些笑意。

袁桂兰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平凡地继续着,然而,2015 年的 1 月 26 日,涵涵放学回家说头疼,然后呕吐不止,一开始当地医院怀疑是脑瘤,让她们赶紧去大医院查。

" 白血病!" 结果出来后,袁桂兰整个人都懵了。

袁桂兰说,自己那段时间整个人脑子里一片空白,过马路几次差点被车撞到。

△涵涵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擦干眼泪,袁桂兰开始一家家跑,向亲戚朋友借钱。" 当时满脑子没别的,就想着怎么救她。"

第二次化疗结束后,医生告诉袁桂兰,孩子必须要进行骨髓移植,否则病情随时会复发,而移植首先就需要 50 万。为了筹钱,袁桂兰通过微博发布了求助消息。有媒体和好心人得知了涵涵的遭遇,自发地为涵涵筹钱。

2015 年 5 月底,涵涵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手术一切顺利,但移植后的那段时间其实是最危险的时间,涵涵的每一次排异,每一次出血都牵动着袁桂兰的心。

" 我们母女是互相活下去的依靠。" 袁桂兰说,女儿有一次无意中告诉自己,当年骨髓移植时,她的骨头里仿佛有无数蚂蚁在爬,但她一声不吭。" 我问她,那你怎么不告诉妈妈呢?"

" 我知道妈妈已经很辛苦了,不愿你担心,我想早点治好病,陪着妈妈慢慢变老。" 虽然事情已过去了几年,但想到女儿曾说的话,袁桂兰的眼泪夺眶而出。

母女身负 50 万外债,婉拒资助转赠他人

2019 年 11 月的一天,涵涵放学后告诉妈妈,学校通知说,民政局将给她发放补助。她犹豫地问袁桂兰," 妈妈,这笔钱我们要吗?" 袁桂兰在征询了涵涵的想法后,一致决定,婉拒这笔钱,将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袁桂兰说,为了给孩子看病,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这些年,涵涵看病花了 300 多万元,除了社会捐助的 60 多万元,其他都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至今,这个家还欠着 50 多万元的外债。

" 我和女儿说,我们确实缺钱,除了我们母女三个人,现在家里什么都没了。但我明白你的想法,要把钱留给最需要的人。毕竟我们可以自力更生了,也许别人连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感谢信

母女俩商量后,给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并婉拒了补助,信里,有着母女俩对社会各界好心人的感谢,也有着将爱心和幸运传递下去的期许。

涵涵在信中写道," 前几天老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民政局要给我发放补助。我的病情现在基本已控制,一直在康复当中,钱对我们来说肯定重要,但我想想那些还在死亡线上拼命奔跑的病友们 …… 他(她)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它能带给病友们幸运。我希望所有病友和我一样成为幸运儿,一起传接爱的接力棒。"

坚持还完捐赠,每年拿出 5000 元助人

△涵涵念书的学校

2019 年 12 月 18 日,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里,孩子们正在上课。初二(3)班里空着的一个座位,是属于涵涵的。原来,涵涵这两天病情有所反复,没有来上课。

班主任李庆山告诉记者,因为身体原因,涵涵在学校念书的时间远少于其他同学,但是成绩还一直维持在中等水平," 她学习很用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 涵涵平时很开朗,能歌善舞,还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有时候我们出于身体因素考虑,不让她参加体育活动。" 李庆山说,他能够感觉到,孩子就是想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据了解,这次给涵涵的资助由当地民政部门发放,一学年 2000 元。当涵涵的感谢信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李庆山大为感动," 她的家庭并不宽裕,而且给孩子看病需要很多钱,她家这么困难还做这样的决定,真的让人感动。"

袁桂兰说,涵涵生病的时候收到了来自社会上共有 60 多万元的捐助。她希望能慢慢把这笔钱给还了," 我和两个女儿说,我这辈子能还完更好,如果还不完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姐妹俩。我们必须把这笔钱还给社会,这样内心才过得去。"

现在生活稍微宽裕了一些,袁桂兰就计划着,每年从收入中捐赠 5000 元,反哺社会,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在慢慢长大,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我们要回馈社会。"

开餐馆维持生计,支持女儿追梦

△袁桂兰开的餐馆

袁桂兰说,涵涵生病后,一家人收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也欠了很多债。因为女儿需要人照料,袁桂兰向朋友借了 25 万,开了间餐馆维持生计。因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袁桂兰用心开店,所以现在生意很不错。

记者留意到,这间餐馆名叫 " 涵妈私房菜馆 ",袁桂兰解释," 涵 " 是女儿的名字," 因为我是为了涵涵而活,涵涵也为我而活,我们一起走下去。她曾经说过,要陪妈妈慢慢变老,我希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

△袁桂兰在饭店里算账

袁桂兰还有个心愿,她希望能帮涵涵找到一位愿意指导她的声乐老师。原来,涵涵自小喜欢唱歌,小时候也学习过声乐和钢琴。" 她特别喜欢流行歌曲,乐感很好,听两次歌就能唱出来。" 不过,因为生病切除了扁桃体,涵涵的音色受到了影响。" 我想帮孩子完成她的梦想,找到愿意教她唱流行曲的老师。"

在一款 K 歌软件上,保存了许多涵涵唱过的歌曲。2015 年的 9 月,也就是移植手术三个月后,涵涵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她稚嫩又清脆地唱着,"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

推荐身边的感动

赢取好礼

他们或诚实守信、或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或爱岗敬业 …… 他们,就在你身边。欢迎你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凡是推选的线索被采用,你将获得 " 感动好礼 "。

推选标准

人物事件发生在 2019 年度,或者人物长期投身于某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好人好事、帮助他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孝老爱亲,在生活、家庭、情感上做出额外付出和牺牲,打动人心;自强不息,以个人的经历或行为感染他人、引导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个人或团队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互动方式

热线:拨打感动热线 96060,告诉我们你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子邮件:你可以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给我们,发送邮件至 gandongjiangsu2019@163.com,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ZAKER 南京:下载 "ZAKER" 手机 App,订阅 " 快快南京 " 频道,关注人物故事及活动进展。评选开始后,你还可以为心中最温暖的 TA 点赞投票。

微信:关注 " 现代快报 " 微信公众号,将你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发送给我们,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涵涵的图片为被采访对象提供)

通讯员 乔梁 姜媛媛 蔡鹏毅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于露 毛晓华 / 文 韩奇峰 / 摄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