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颖佳 记者 葛小林)1 月 2 日,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主塔首节钢沉井成功就位,两个面积相当于 13 个篮球场大小,总高 72 米,足有 24 层楼的 " 巨无霸 " 成功矗立在江中,为实现今年钢沉井最终下沉至设计深度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悉,首节钢沉井的生产、运输、安装过程更是创下了长江上最大重量、最长距离的钢沉井拖带记录。
△常泰大桥 24 层楼高钢沉井,世界最大
据悉,常泰长江大桥联接常州、泰州两市,主航道桥主塔沉井基础采用钢结构,是大桥建设的关键节点和控制性工程。主塔两个沉井分布于长江扬中河段 12.5 米深水航道两侧,平面呈圆端型,首创采用 " 上小下大 " 的台阶式造型,可降低沉井重量,有效阻挡下潜水流,减少冲刷和埋置深度。
大桥钢沉井规模大,制作工艺复杂,焊接工作量大,制造工期紧,拼装精度要求高。沉井底面尺寸横桥向长 95 米,纵桥向宽 57.8 米,面积相当于 13 个篮球场大小,总高 72 米,足有 24 层楼的高度,每个钢沉井用钢量达到 1.8 万吨。建设团队攻坚克难,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完善施工组织,采用数字化手段,按毫米级控制精度,实现了智慧建造和加工。
其中,主塔两个首节钢沉井,沉井最大高度为 43 米,最大浮运重量约 2 万吨,最长浮运距离为 120 公里。它们分别在南通和泰兴完成工厂制造后,海事和参建单位通力协作,克服了航程远、耗时长等不利因素,从工厂 " 孕育 " 到 " 降生 " 出坞,再到水上浮运,首节钢沉井用时四个月,创下了长江上最大重量、最长距离的钢沉井拖带记录。
下一步,大桥将展开沉井精准定位、注水着床等施工作业,建设团队将采用沉井定位着床智能控制系统,加强气象水文实时监测和下沉过程监控,确保大桥首节钢沉井精准定位、稳定着床。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