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04
深晚报道|重磅,2019年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出炉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深圳建市 40 周年,也是深圳宣传文化系统全面实施《文化创新发展 2020(实施方案)》的决胜之年。

在这一重要节点上,深圳的宣传文化风貌多姿多彩。

远眺,恰似一幅浓墨重彩、色彩斑斓的长卷;

近听,犹如一曲优美隽永、动人心弦的交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在战略定位中寄望深圳成为 " 城市文明典范 ",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圳要 " 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

深圳,如何打造城市文明典范?需要有 " 先行 " 的魄力,有 " 示范 " 的实力,有 " 凭海临风 " 的姿态,有 " 勇立潮头 " 的勇气。而在迈向城市文明典范的路上,深圳探索的步履是坚定而自信的。

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回首 2019 年,当梳理深圳宣传文化工作的十件大事时,当目睹一件件 " 看得见、摸得着 " 的实事正不断提升 " 看不见、摸不着 " 的文化软实力时,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这座城市在文化攀升之路上恒久不变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深圳要当好先行示范区,不能满足于当 " 单项冠军 ",而是要当 " 全能冠军 ",综合推进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深圳不仅要经济科技高度发达,也要文化艺术繁荣兴盛,要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与风同起,直上九万里,是为鹏;多元共融,汇天下人文,是为城。当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比翼齐飞,深圳将以其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与时代对话,向世界发声,展示改革开放之城在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光荣与梦想。

1

深圳举办一系列大型宣传文化活动献礼新中国 70 华诞,奏响爱国旋律、时代强音。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深圳举办一系列大型宣传文化活动,一次次奏响爱国旋律、时代强音,激发深圳人的强烈共鸣,激荡深厚的爱国情怀——

除夕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 深圳七分钟 " 精彩绽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全球华人的春晚记忆中烙下了难忘的 " 深圳印记 ";大年初二晚,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完整版 " 拥抱春天—— 2019 深圳春节联欢晚会 " 首播,再次以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惊艳了观众。

国庆之际," 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深圳群众文艺晚会 " 在人才公园举行,联合港澳知名艺术家,为新中国 70 华诞献上最美祝福;《我的祖国》专场交响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奏响,美妙的音符,流淌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深情;" 祖国万岁 " 大型焰火晚会在深圳湾上演,16 万发烟花竞相绽放,流光溢彩,表达深圳人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2

中央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聚焦深圳,探寻新中国 70 年光辉历程的成功样本。

2019 年,聚焦于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正式发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主要媒体多次到深圳开展 "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 "" 高质量发展 "" 先行示范区调研行 " 等重大主题采访活动。人民日报连续在重要版面刊发《高质量发展,深圳率先这样干》等解读文章。新华社连续播发《深圳改革再出发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等系列长篇通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三天播发《新时期担当新使命—— < 意见 > 发布引起强烈反响》等报道。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深圳,创新的更大奇迹》等重大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落户深圳前海,11 月正式启用。中央主要媒体对深圳报道 9500 多篇,省主要媒体对深圳报道 69000 多篇。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省主流网络媒体也多次深入调研深圳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呈现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新变化、新成就。中央主流网络媒体第一时间转发《意见》全文,并在首页首屏显著位置呈现。人民网 " 人民红 · 向祖国表白 " 活动落地深圳,新华网、央视网在首页播发《< 我见证 · 不能忘却的记忆 > 之大潮起珠江》视频、《人民记忆:70 年 70 城 · 记住深圳!》视频和《一处地标,身先士卒创造改开奇迹》VR 视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也推出系列短视频 ……" 深圳 " 字眼,一次次进入全国读者和观众的视野。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奋进姿态和创新精神。

3

深圳全市动员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陆建新当选 " 全国道德模范 "。

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深圳以空前的重视程度、空前的工作力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成立 " 深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市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进一步壮大市文明办基本工作力量,完善考核问责、动态监测、巡查督办等长效机制,扎实开展 " 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 " 十大行动,以先行示范区的标准,全方位多形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宣部、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深圳的有关工作,多次批示给予勉励。

9 月 5 日,深圳推荐的 " 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 " 陆建新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这是继丛飞、孙影、陈如豪吴清琴夫妇之后,深圳涌现出的又一名全国道德模范。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际,陆建新为全体市民崇德向善作出了榜样,全市上下掀起学习道德模范的热潮,积极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4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和 " 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 建设提升驶入 " 快车道 ",深圳掀起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12 月 23 日,深圳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首批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的规划建设驶入 " 快车道 "。

一座城市要实现文化新的腾飞,需要坚实的文化基础支撑和与之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策划和推动下,深圳出台《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以大思路、大气派掀起特区第三次文体设施集中建设高潮。"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 深圳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

2019 年,深圳确定了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建设模式,并明确由 9 位市领导分别挂点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保障项目有序加快推进。从 2019 年到 2020 年,十大文化设施将陆续全面开工建设," 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南头古城、大鹏所城、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大浪时尚创意小镇、大万世居、蛇口海上世界、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也渐入佳境。未来,随着一批国际化文化地标的崛起和各具风情的文化街区的推出,深圳将呈现全新的文化面貌。

5

深圳文艺花园百花竞绽,4 部深圳原创作品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奖,获奖总数位列广东省第一,文艺名家宣传推广计划深受好评。

文艺精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识。文艺精品能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也是城市文化实力的生动体现。

8 月,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奖名单公布,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报送的 5 部获奖作品中,歌曲《再一次出发》《信仰》和广播剧《大爱人间》三部深圳原创作品获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三。加上另一部以其他单位名义报送并获奖的电视剧《黄土高天》,深圳获奖作品共 4 部。此外,在广东省 " 五个一工程 " 奖中,深圳有 13 部作品获奖,另有由其他地区或单位报送的深圳市文化企业参与出品的三件作品获奖,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一。深圳文艺结出累累果实,是长期以来注重优待人才,优化培养环境,尚德崇艺积极打造 " 文艺深军 " 的结果。

12 月,深圳举行 " 今夜星空灿烂,致敬深圳文艺名家 " 文艺晚会,这是深圳建市 40 年以来,第一次以文艺界为主题的晚会。2018 年,深圳启动文艺名家推广计划,每年遴选三位取得突出成就、具有全国影响力、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进行宣传推广,向国内外展示他们的艺术形象、艺术成果和明德风尚,陆续推出了王子武、胡经之、但昭义、祝希娟、冯刚毅、何煌友(已故)六位深圳文艺名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6

2019 年 " 城市文化菜单 " 推出品牌文化活动 34 项,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文体活动花开四季。

1 月,深圳 2019 年 " 城市文化菜单 " 发布,34 项品牌文化活动,密密麻麻排满了深圳人的时间表。值得关注的是,自深圳文化创新发展 2020 方案实施以来,深圳新增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达 18 个,以音乐为纽带连接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 " 一带一路 " 国际音乐季、瞄准国际顶级设计活动定位的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让科技与影视碰撞出火花的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以及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等纷纷闪亮登场,既是文化品牌的增量,更代表了高品位的文化质量,与不断丰富和提升的 " 中国设计大展 "" 创意十二月 " 等品牌活动一道,成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的生动实践。

经过城市文化菜单三年的实施与完善,越来越多国际化、高档次、高质量的文化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 " 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 " 的全新格局,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标识。

7

出台推动新时代深圳文化产业提质量、上水平的系列政策措施,第十五届文博会续写新篇。

2019 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深圳创意设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措施,标志着深圳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超过 5 万家,从业人员近 100 万人,预计 2019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 2000 亿元,坚持走 " 质量型内涵式 " 发展之路的深圳文化产业,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5 月 16 日至 20 日,第 15 届文博会在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连续十年实现全国 31 个省区市政府及港澳台地区组团参展,展出 10 余万件海内外文化产品,近 6000 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吸引 48 家文化类上市企业、68 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 23 家 " 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 " 企业参展;2312 家参展商、来自全球 103 个国家和地区的 2.2 万名海外采购商、50 个海外参展国家和地区、132 家海外参展机构,66 家分会场 …… 尽展 "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 的实力与担当。

8

" 学习强国 " 深圳学习平台正式上线,11 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运作,深圳网络舆论阵地呈现新面貌。

深圳市委高度重视 " 学习强国 " 工作,全市上下迅速兴起学习热潮。截至 12 月," 学习强国 " 在深注册人数突破 100 万人。12 月 18 日," 学习强国 " 深圳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成为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阵地。深圳学习平台开设 " 在新思想指引下 "" 大湾区建设 "" 高质量发展高地 "" 法治城市示范 "" 城市文明典范 "" 民生幸福标杆 " 等十大栏目。深圳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在 " 学习强国 " 平台上有了展示深圳形象、讲好深圳故事、传播深圳声音的学习宣传阵地。

2 月 26 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挂牌,市、区两级网信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深圳市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 入选 " 全国网信创新工作 50 例 "," 在深圳感受祖国的好 "" 在深圳发现祖国的美 " 等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网络主题活动吸引网民广泛参与,属地网络管理实现新突破。

6 月,市委宣传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9 月 4 日和 11 月 20 日,深圳 10 个区(新区)和第 "10+1" 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分两批先后挂牌运作。各区级融媒体中心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打通媒体融合的 " 最后一公里 ",发挥 "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 和舆论保障的积极作用。

9

深圳文艺院团改革初见成效,《我的祖国》《东江传奇》等大型原创作品闪亮登场。

作品是文艺院团的立身之本,是文艺院团的灵魂。深圳不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深圳交响乐团、深圳市粤剧团、深圳歌剧舞剧院三大文艺院团以戏带团,以戏立团,用优秀作品来实现院团的成长和发展。

11 月 4 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这座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上演了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委约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深圳交响乐团在此奏响华彩乐章,向新中国成立 70 华诞献礼。业界评价,这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国内首部以赞颂祖国、讴歌新时代为主旨的大型交响套曲精品力作。

11 月 12 日、13 日 , 深圳大型原创现代粤剧《东江传奇》在深圳大剧院惊艳亮相。该剧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市粤剧团倾力打造,是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后粤剧团创排的首部精品剧目,现场专家和观众普遍认为,该作品承载历史、关注当下,思想性、艺术性已达到一定高度,是近年来难得的原创佳作。此外,深圳歌剧舞剧院推出大型原创现当代舞剧《追梦人》,展现深圳人追逐梦想的拼搏与追求。

10

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深圳 " 建设书香社会 " 行稳致远。

11 月 8 日,中宣部在深圳举办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时隔十年后中宣部第二次在深圳举办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体现了对深圳作为全国全民阅读工作排头兵的充分肯定。会上,深圳读书月等来自全国的 20 个阅读项目获评 " 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

11 月,深圳读书月喜迎第二十届。本届深圳读书月以 " 先读为快行稳致远 " 为年度主题,举办重点主题活动 60 多项,一般主题活动 867 项,活动内容和参与市民数量再创新高。

2019 年,深圳全民阅读再添新亮点。南国书香节暨首届深圳书展于 7 月 19 日至 22 日成功举办,吸引读者近 50 万人次,呈现了书多、人多、活动多、服务好、评价好、效果好的 " 三多三好 " 特色亮点。

12 月 31 日,深圳书城 · 龙华城正式开业,目前全市已拥有 6 座大型书城和 48 个公共服务型城市书吧,深圳 " 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 " 蓝图初现雏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