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你知道,甲骨文 " 鼠 " 字怎么写吗?
你知道,玉璧上刻着三只鼠是什么寓意吗?
2020 年是中国农历庚子鼠年。1 月 5 日," 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 " 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正式开展,现场 150 多件和鼠相关的文物,道尽了人们对老鼠的爱恨情仇。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袁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展出的文物绝大部分都是首次亮相。
△南博鼠年特展
尖嘴长尾,3000 年前 " 鼠 " 字这样写
它,张着尖嘴,露出锋利的牙,耳朵竖立起来,四条腿,长长的尾巴,动感十足 …… 这是商代甲骨刻辞上的 " 鼠 " 字。
△甲骨刻辞
" 鼠的文字最早出现在甲骨上。我们在库房找了很久,终于找到这么一小块,非常宝贵。" 袁荣介绍说,大约 5000 年前,红山文化出现了最早代表老鼠的玉器,老鼠与昆虫意象结合,预示着强大的繁殖能力。而在 3000 多年前," 鼠 " 字出现,刻在殷墟甲骨上,尖尖的嘴、竖立的耳、长长的尾,非常形象。
" 南京博物院珍藏了甲骨刻辞近 3000 件,既有辗转收藏来的,也有商代国都安阳出土的。" 这次展览,展出的甲骨刻辞是南博珍藏的众多甲骨刻辞中的一件,是第一次和公众见面,是鼠年鼠展中,时代最早的一件文物。
不只有恨,古人把鼠当 " 子神 " 崇拜
鼠形铜饰件、十二生肖铜镜、鼠首人身俑、十二生肖人物纹影青魂瓶、三鼠纹玉璧 …… 这些文物,跨越了多个朝代,有汉代、唐代、元代和清代的,它们见证了古人们对老鼠的爱恨情仇。
△鼠形铜饰件
汉代的鼠形铜饰件是青铜器上的一件饰品,饰品上,老鼠造型写意得很。
△鼠首人身生肖陶俑
晚唐的鼠首人身俑,看起来有几分文气。老鼠的头,文官的身体,跪坐着。" 这件文物是 1957 年在扬州出土,当年大运河清理时发现的。" 袁荣说。
△十二生肖人物纹影青魂瓶
元代的十二生肖人物纹影青魂瓶和人们常见的魂瓶长得不太一样。六朝时期的魂瓶,周身爬着的是各种动物;而这件魂瓶,瘦高个,身上雕刻的上半部分是十二生肖,下半部分是文官。" 寓意是,在文官的指引下灵魂升天。" 袁荣说。
△三鼠纹玉璧
清代的三鼠纹玉璧看起来有点萌,玉璧边缘雕刻着三只萌鼠。" 为什么是三只老鼠?这是有说法的。三和‘散’谐音,寓意是把鼠对老百姓带来不好的散掉,把好的、吉祥的吸收进来。"
" 说到老鼠,人们总是心情复杂,它既是灾难、诡诈、丑陋的化身,又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除了多子多孙更有福瑞吉祥的象征。" 袁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人们对老鼠,不仅有恨,还有崇拜。而崇拜,则源于一段 " 鼠咬天开 " 传说。传说天地浑沌,气息不通之时,在夜未央的子时出来一只耗子,在浑沌一团的天地间咬了一个洞,从此天地有了缝隙、有了气,于是宇宙出现了。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老鼠不仅是十二生肖的首席,还把它当子神来崇拜。
△南博鼠年特展
" 老鼠出嫁 ",你家贴过吗?
鼠和葡萄搭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
鼠和猫在一起,驱邪!
△白玉松鼠葡萄挂件
现场," 老鼠葡萄 " 的各类文物和民俗展品让观众看得眼花。最生动的是剪纸 " 老鼠嫁女 "。画面中,老鼠们吹拉弹唱,抬着花轿,抬着嫁妆 ……
△老鼠嫁女
" 老鼠嫁女,是经典的民间故事,《方言》曰‘自家而出谓之嫁’。嫁鼠,即将鼠虫和灾难逐出家门,表现出人们根绝鼠患的愿望,也是将瑞祥迎进门。" 袁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江苏,尤其是苏州,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就要将 " 老鼠出嫁 " 挂在家中,这是现代民俗,也是南方特有的年俗文化。
△逼鼠蚕猫 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
而桃花坞年画 " 逼鼠蚕猫 ",看起来生动形象。画面中,大花猫的嘴里叼着一只老鼠,威风凛凛。
" 画中的猫是蚕猫,专门用来对付老鼠的。" 袁荣介绍说,旧时农村,江南人家普遍种桑养蚕以为生计。按照传统习俗,蚕室内很多禁忌,如不能用烟熏,不能有异味,生人和孕妇不准入内,当然更要防鼠。人们养猫护蚕,还在蚕房的门上贴着 " 蚕猫 " 的图画,窗台上放着 " 蚕猫 " 的泥塑,都是提醒人们注意防鼠。
" 过去,每到除夕或者正月十五,桃花坞的逼鼠蚕猫年画贴在蚕房墙上,可以让蚕房的老鼠退避三舍。" 袁荣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 记者 胡玉梅 / 文 顾炜 苏蕊 / 摄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