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05
深晚报道丨舞麒麟吃盆菜,园山街道隆重举办第十七届吉溪文化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麒麟飞舞,山歌迭起,1 月 5 日,第十七届吉溪文化节在龙岗区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吉溪村陈氏宗祠外举行,吉溪村民自编自演了 14 个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张晋文,深圳市民协秘书长麦菲,香港慈善总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郑苏薇,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桂军昌,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丁正红等出席了活动,同时,世界各地赶回来的吉溪人在这里唱客家山歌、舞麒麟、吃大盆菜,2000 余人欢聚一堂。

" 吉祥和韵诗书藏玉,溪涧流香文化育人。" 书法家何玉生的对联道出了吉溪的文化内涵。据悉,吉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客家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吉溪陈氏宗祠已有 250 年的历史,是广东地区少有的客家建筑,2003 年,吉溪居民集资 180 万元对该祠堂进行重修。而后,一致议定把每年 1 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作为吉溪文化节,并在吉溪举行联欢纪念活动,吉溪文化节由此而来,其意义就在于:弘扬吉溪传统文化,弘扬团结向上、崇尚教育、热心公益的吉溪精神,增强吉溪的凝聚力、影响力。

而吉溪文化节主要举行集体拜祭仪式,由村中长辈带领上香和宣读祭祠,同时举行庆祝大会和文艺演出,文艺节目主要以本村自编自演的歌舞、山歌、小品为主,还要举行会餐,全村老少,外出工作、嫁出去的姐妹和香港同胞、海外华侨也回来参加庆典,欢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艺演出大部分节目都是由吉溪村民自编自演的,其中合唱《园山、园山》、女生独唱《人生》、舞蹈《家乡有条风雨桥》、相声《吉溪风采》等原创节目极具吉溪风情,可以说,文化节是吉溪人的一个文化创举,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桂军昌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提到,吉溪在非商业化模式下连续举办了文化节,一直传承,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吉溪儿女都从外地赶回来,和乡亲们叙情谊、话家常,风雨无阻。这背后体现的,就是吉溪人自身强大的文化张力和宗族归属感,说明了吉溪人崇尚文化、团结友爱、家风优良。他强调,2020 年,园山将进入全面建设的大发展阶段,今年,园山将继续深入实施 "12335" 工程,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其中,在吉溪片区推动的大事要事特别多,旁边的梧桐山河已经被纳入区 " 一河两岸 " 碧道建设的试点;龙岗二职对面规划建设的园山文体中心由街道全权负责推进,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地铁 16 号线南延被纳入了市四期轨道修编,线路自大运经吉溪而过,一直延伸到西坑,征拆工作今年全面启动;坪南路的建设也在不断提速,东部过境即将复工,预计 2021 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吉溪的交通将更加便利。曾经停留在设计图上的规划,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最后,桂军昌鼓励吉溪文化节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将其打造成园山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同时,他也希望吉溪的父老乡亲、吉溪的侨胞们能够一如既往地热爱园山,为建设 " 产业园山、活力园山、大美园山 " 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高向荣 通讯员 徐怡 编辑 李剑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