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他,依然是中式外套,白衬衫,脚上蹬一双黑布鞋。
他说,要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 600 年。
他没有食言。今年,紫禁城将迎来 600 岁生日,红墙黄瓦蓝天,开放面积达 80%,人们动动手指就能看故宫的展览、文物 …… 他是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
1 月 4 日晚,退休 8 个月的单霁翔来到南京博物院,给公众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现场,金句频出,掌声笑声不断。
" 每次来南京都很激动 "
晚上 6 点,南博小剧场门口就排起了队伍。为了听单霁翔的讲座," 粉丝 " 们早早就到了。
晚上 7 点不到,单霁翔出现在大家面前。眼尖的观众,很快认出了他,有的观众抱着书,去找他签名。他微笑着,来者不拒。
" 每次到南京,我其实都非常激动。" 单霁翔说。他自曝,自己的籍贯是江宁," 不过,我也不知道在江宁什么地方。后来南京的朋友就给我指了一个方向:就在湖熟吧,因为湖熟有文化。最近湖熟文化命名 60 年,我应邀去参加了纪念活动。"
单霁翔说,自己的恩师、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也是南京人。" 我老师的家在老城南,他念过的小学还在。我还想什么时候去看看的。"
不过,说到出生地,单霁翔坦言,自己出生在沈阳," 三个大月的时候,父母没有征求我意见,就把我抱到了北京。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住了很多四合院。万万没想到,退休前最后一个工作的岗位,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 看门 ",很幸运,也责任重大。"
没有食言,故宫开放面积提升到 80%
2020 年,紫禁城建成 600 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95 周年。
过去的一年,故宫客流创新高,一年总客流为 1930 万人次,80 后、90 后、00 后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 " 主力军 "。
现在,人们逛故宫不再只有一条路线,而是处处都有展览,入眼的都是美景,看到的是绿地、蓝天、红墙、黄瓦 …… 这些都曾是单霁翔的愿望," 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 600 年。"
故宫有 9371 间房,单霁翔是第一个走完的人。他回忆说,自己刚到故宫当 " 看门人 ",一摸底,发现 99% 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面积虽大,但开放面积只有 30%。他决定要扩大开放,在故宫 600 岁生日前,开放率要达到 80%。于是,经过三年环境整治,堆放的门窗、箱柜、织绣等文物,都归置妥当,9371 间房间全都干干净净,成为开放的展厅,以年增加 10%的面积逐渐开放。
室外,大部分区域都不开放的时候,地上杂草没膝,屋顶上也长满了草。经过两年整治,故宫博物院地上的杂草消失,1200 座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曲曲折折的市政管线被清理了,彩钢房等临时建筑被拆除了,水泥路面全部被还原为最传统的砖石地面,1750 个窨井盖平坦了,300 盏灯杆被替换为宫灯。
" 今年,故宫的古建筑保护工程也将完成。" 单霁翔说,2002 年,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郑欣淼一上任就下决心用 18 年时间,把故宫 1200 栋建筑都修好。如今,这个目标即将达成:武英殿修好之后成为陶瓷馆,慈宁宫修好后成为雕塑馆 …… 紫禁城外属于故宫管理的地方,比如大高玄殿也已经修复,即将开放。
在故宫修文物,得耐得住寂寞
" 文物得不到保护,观众看不到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是蓬头垢面的。只有当得到保护,面对观众展示出来,才会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单霁翔说,文物活起来,就是要展示出来,让它们有尊严。
去年,故宫公布了 183 万多件文物的照片,人们不用去故宫,动动手指就能看到它们。
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引爆了年轻人进故宫工作的渴望。"2019 年,故宫招聘 88 名新员工,4 万多人报名。" 对于年轻人的热情,单霁翔说,其实纪录片里摘柿子、逗野猫、弹吉他这些浪漫画面只是花絮,真正的这项工作,是默默无闻的,面对一个漆器,可能要几个月才能修好。" 我想问问报名的年轻人,你真的理解这项工作吗?你有了这份定力和耐力,有了这份择一业终一生的情怀,再来报名。"
单霁翔说,在故宫,有一个非常先进的故宫医院。如今,人们通过预约,在开放日,可以看到修复的场景。
而故宫医院内,不仅设备高精尖,人才也济济。361 米长的院舍,汇集了 200 名文物医生,一半都是从事分析检测的科学家。" 一件商代青铜器,首先要了解它 3000 年来的生命历程,出土地点、历代的保留信息、金属成分、合金比例,它得了什么病,通过什么方法能治愈?" 国宝进入故宫文物医院,便有了自己的病历。
经过文物医生们的 " 治疗 ",一件件受损的国宝,进医院时病恹恹的,出院时则都完好如初。单霁翔举例说,董诰山水贴落曾经挂在乾隆花园最高的建筑符望阁,高 5 米多,解放战争时期,它掉了下来当时没有条件修,老员工就把它包起来了。再次打开一看,居然碎了上千片,经过计算机系统科学拼对、修复,一年以后它 " 起死回生 "。
故宫文创,从数量走向质量提升
去年,故宫走进美妆界,推出了多款口红,一度被买断货。
故宫的文创,如今是文化大 IP,一年卖出 10 多个亿。
说起故宫文创,单霁翔介绍说,目前为止,故宫已经研发了 1.19 万多种文创产品,覆盖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下决心,要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要更好地体现品质和文化多样性。"
单霁翔认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进行研发,让人们愿意带回家;还要深入挖掘属于自己的资源,把鲜为人知的资源凝练出来,和文化创意产品对接,人们才会喜欢。" 人们对藻井印象很深,为了满足人们把藻井文化带回家的心愿,我们做了藻井伞;人们对宫门印象很深,我们就做了宫门行李箱;还有太和殿脊兽夹子 ……"
至于故宫口红为什么一直热销?因为每一支孔红都是从服装、器物上提取元素,有中华文化气象。" 人们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的嘴唇,一定要抹中国的口红。" 单霁翔说。
参观故宫、登城墙、吃烤鸭,一站式齐活
说到故宫,单霁翔现场用 20 分钟带着观众们 " 逛 " 了起来。他说,现在,故宫的城墙也开放了,人们可以沿着城墙,走向故宫的北门神武门,还能走进过去只能远远眺望的角楼。一座座城门也变成了博物馆,比如东华门的古建筑馆。
而故宫的冰窖,修缮后成为了观众服务中心。在冰窖服务区,可以吃到北京城最好的烤鸭。单霁翔说," 过去,旅游部门告诉人们,到北京要做三件事:逛故宫、登长城、吃烤鸭。去三个地方,有时候还堵车,效率不会很高。我给大家推荐的路线是最可取的:参观故宫、登故宫的城墙、吃故宫的烤鸭。"
单霁翔说,一个开放的、没有死角的、干干净净的故宫博物院,才是真正安全的博物馆。" 今天,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我们的诺言。我们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了下一个六百年。" 单霁翔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 文 赵杰 钱念秋 / 摄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