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品质出行。福田中心区道路改造和综合环境提升工程近日结束,一个安全、智慧、全民友好的 5G 出行服务体验街区呼之欲出,6 月将给广大市民带来崭新的体验,实现快慢有序、人车分离,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减少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品质出行街区将对标国际一流水准。
▲福田中心区将实现 5G 基础设施全覆盖。
智慧交通工程
以 " 体验的革命 " 为主线
福田中心区作为深圳的窗口,正在从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向金融、商务、科创、文化、休闲、交流等多中心融合跃升,日均出行超过 134 万人次。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亟待依托智慧化建设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
本次智慧交通工程以 " 体验的革命 " 为主线,通过设施、管理、服务的智慧化提升,补强四类短板,通过四大体验的构建,持续优化出行结构、不断增强安全保障、显著提升出行效率、明显改善体感舒适、全面包容弱势群体,推动福田中心区的城市生活和政府治理双双迈入 " 体验时代 "。
慢行体验
打造 " 安全舒心 " 的慢行体验,向出行者提供安心、畅通、包容、舒适的慢行空间。通过车辆动态限速管理、慢行安全主动预警、行人过街信号优先等措施,实现快慢有序,人车分离;充分考虑到各类人群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老幼病残孕的行为能力特性,打造 " 零高差 "" 零事故 " 连续无障碍慢行空间。
在上下班、上下学、商务出行的高峰时段,将道路限速动态降低至 10~20 公里 / 小时;非慢行出行高峰时段,道路限速恢复 40~60 公里 / 小时。在福中一路黄埔中学路段、中心书城段、少年宫段等慢行集中路段设置动态测速装置,对机动车超速行驶行为进行警示。
以过街特征为导向的动态管控,实现过街效率最大化。在福华一 / 民田、福华三 / 民田路口,根据人流密度的大小,按需采用 " 对角线过街 " 的组织方式,慢行高峰时段,向行人提供绝对通行时空路权的方式,提高慢行效率;在金田 / 福华三等 6 个路口,根据早晚高峰、平峰、夜间等不同时段的行人过街流向,实施 " 慢行轨迹跟踪 "" 慢行绿波 " 先进技术,使行人过街平均等待时间下降约 40%。
共享体验
打造 " 高效便捷 " 的共享体验,为市民提供高效、全息、探索、有序的出行服务。积极支持定制巴士、需求响应巴士、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等服务的多元化包容发展,打造高效率、全息化、可探索、优秩序的绿色出行服务完整谱系。建立全出行链无缝衔接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服务的数字化、动态化提升,满足更加多元的信息服务需求。
在中心区开展 MaaS 试点,打造福田生活智慧微枢纽,撮合公交出行与其他交通服务的 " 班次级 " 衔接,弥补公交候车时间长的短板。同时,撮合交通出行服务与城市生活服务。
利用路外停车场,围绕交通枢纽、商务办公区、商业中心适度发展分时租赁,为商务和公务出行提供高端个性化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私家车的过度依赖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在途体验
打造 " 文明优序 " 的在途体验,建设聪明的车 + 聪明的路,重塑城市交通人车关系。超前部署车路协同路侧终端、视频 AI 监控等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每个灯杆上预留 5G 微基站安装接口,在各路段预留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管道资源,建成可调节、可对话、可服务的智慧道路。通过平台对接车载终端,拓展在途车辆信息服务,实现行车有序、停车有位、用者自付、主动管理。通过全息感知进一步实现城市空间在行人、自行车、机动车之间的优化分配。
智慧化设施6 月份上线试运行
通过视频 AI 监控技术,实现对出入福田中心境及过境车辆实施无死角轨迹跟踪,为未来拥堵收费、超低排区收费、停车价格动态精准调节等精细化的需求管理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区域路内外停车泊位动、静态数据 " 一张图 ";路内停车泊位、经营性停车场停车泊位以及公建配建停车场停车泊位均须纳入预约管理;建立福田中心地下停车场导航系统,实现室内外导航一体化,现支付、导航切换 " 双无感 "。
通过智慧路灯杆的视频监控,建立共享单车监管电子围栏,通过单车正 + 负面清单相结合,实施总量控制与秩序治理。通过负面清单划定单车停放严管区,根据智能监测实时预警,责令企业及时调度;利用电子围栏对停放到指定区域的予以正向激励;动态监测单车总量,超过配额后,责令企业及时调度。
引导 " 人 - 车 - 路 " 之间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协同,当车辆接近路口时,获取路口信号控制状态和倒计时信息,根据车辆当前位置、速度、乘客数量等信息推荐通过红绿灯的建议车速,提升路口通行效率,降低信号周期,减少行人过街等待时间。
将建设一个交通综合运行监测平台,对福田中心区的可持续生长进行持续监测,平台部署在福田交通管理局机房,建成后可向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实现共享。同时,平台将对交通运行实施定期持续跟踪评估,面向社会发布月度评估报告。
福田区建筑工务署负责人介绍,本轮建设将在 3 月完成智慧化设施的安装,4 月进入系统集成调试,6 月份正式上线试运行,逐步提供全方位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温现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