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已有良好基础并保持快速增长。深圳基本形成了以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南山高新区、国际生物谷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产业空间格局。数据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和深圳位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其中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占据优势地位。大湾区九市 2018 年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市值前 10 中,深圳占据 7 家,具有领军优势。
"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突出的短板,最突出的是深圳产业创新要素不足,高端制造生产升级问题、科技创新所需新型人才缺失、产业金融支持国际化的问题。" 近日,在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深圳市政协委员、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练聪表示。
深圳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呢?练聪建议,要对标德州医学中心,设立国际医疗试验服务区。具体来说,在试验区医疗机构建设中加大研究型医院的职能和配置,鼓励外资医院在试验区内建设运营。根据国际标准加大临床中心建设,加强包括第三方检测平台在内的国际化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允许湾区创新生物医药产品优先临床;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医疗在内的创新医疗试点收费项目,发挥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作用,推动高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新业态发展,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加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重视原始创新;二是要重视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创新;三是通过制造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医疗体系融合,辅以物流体系和贸易金融体系的支撑,建立大湾区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练聪还建议,加快大湾区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尽早形成医疗大数据共享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着重解决医疗数据出入境安全问题,创新医疗数据安全技术和数据治理方式,建议在大湾区选取试点,先试先行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 同时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建立统一健康医疗数据库,包括单病种数据库、多病种关联数据库;在结合腾讯云、华为云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建立智能医疗训练和测试的高质量基准库,研究建立智能医疗临床试验审评核动态评价标准。"
深圳晚报记者 马琳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