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09
深晚报道|市政协委员热议本报“路口井盖密布”系列报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去年 10 月 24 日,深圳晚报刊发了《坑背村一路口竟有 28 个井盖》的报道,连续三天对路口井盖密布现象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罗湖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该报道的次日,罗湖区有关部门立即指派工作人员核查井盖情况,并承诺加大统筹力度立即整改。

昨日上午,深圳晚报记者回访坑背村,发现原先的井盖基本已被修葺一新的路面覆盖。目前,仅有一两个井盖被打开,进行路灯修建和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

其实,路口井盖密布并非孤例,在城中村等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尤为常见,其背后反映的是城市的市政建设缺乏协调性和精细化管理措施。今年两会上,深圳晚报的相关报道也引发了市政协委员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这一现象的关注,包括高锦民、钟丽梅、王富海等在内的多位市政协委员在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也据此对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等民生工程积极献计。

市政协委员高锦民:地下管网建设应统一规划

深圳市政协委员高锦民今年关注的热点为超前规划城市空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深圳晚报的井盖报道虽是特例,但也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地下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在地下管网的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应加强协调、统一规划,虽然这会造成短期内的阵痛,但一次开发将解决长期的建设困扰问题。" 高锦民表示,城市规划应该要有超前的意识,要充分考虑未来 10 年、20 年甚至百年的发展。如果现在不重视地下空间的建设问题,将来深圳面对的将是无地下空间可用的大问题。

市政协委员钟丽梅 : 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市政建设科学性

深圳市政协委员钟丽梅从去年就开始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钟丽梅看来,通过建设综合管廊以及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化进程,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路面出现多个井盖,影响市民出行的现象。

钟丽梅表示,通过现有的一些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地下设施资料库,再结合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各部门统筹管理、科学协调,尽量把不同的工程进行统一排期,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城市市政建设。

" 市民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加美丽。" 钟丽梅说,希望更高效、更精细的建设能为 " 美丽深圳 " 添砖加瓦。

市政协委员王富海:市政建设应有超前的规划

在昨天的采访中,深圳市政协委员王富海对深圳晚报的 " 井盖报道 " 印象深刻。他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的建设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 深圳是一个密度极高的超级城市,面对城市建设问题必须用统筹的方式来解决。" 王富海表示,井盖的事情考验的是城市市政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能力,市政建设应该要有超前的规划安排。

深圳晚报记者 周婉军 实习生 邝梦珊 曹译殳 罗嘉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