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09
快快评 | 耍流氓的App,该下架就得下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 月 8 日,工信部通报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App,拉勾招聘、风行视频、瑞幸咖啡等在列。自 2019 年 11 月工信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 APP 侵犯用户权益现象以来,已有多款 App 被点名。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 15 款 App,系发现存在问题且未完成整改的,对此,工信部已经亮出大限之期:2020 年 1 月 17 日。逾期不整改的,将开展相关处置工作。如何处置?可参见这条信息:专项行动期间,第一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 3 家企业,已于 1 月 3 日依法组织下架。

其一,对 App 来说,没有什么比 " 下架 " 更致命的打击。所以我们丝毫不担心某些 App" 软抗 " 到底。启示在于:整治 App 必须有硬招," 生死牌 " 是所有硬招里最直截了当的。App 侵害用户利益,是老问题老现象,长期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是很少祭出 " 胜负手 "。App 和你耍流氓,你却一味和它促膝谈心试图感化,这就有点 " 书呆子气 " 了。

对 " 老油条 " 不必心软,当 " 下 " 则 " 下 "。否则就是对群众 " 心狠 "。

App 所涉问题,主要是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不给权限不让用、过度索取权限。人们的体验说明,后两点尤为突出。表面上看," 不给权限不让用 " 等要求是 App 的 " 自带 " 权利,还挺有公平性,但以无理要求作交换,本身就是霸王条款、违法规则。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却办法不多,因为个体与 App 的博弈地位并不对等。必须有监管部门的撑腰才能有力维权。而监管部门的撑腰举动,理应配备 " 锋利的牙齿 "。点名也不能让某些 App 自觉整改的事例,就已经说明配备 " 锋利的牙齿 " 的必要性。

其二,治理这一领域乱象,要有打破 " 法不责众 " 框架的意识。工信部、地方有关部门点名的 App 毕竟是少数,值得注意的是,在 App 领域," 浓眉大眼 " 的未必比 " 尖嘴猴腮 " 的少。

去年 5 月,人民日报曾有报道称,手机 App 存在过度索取权限的现象,App 也是互联网技术霸凌的重灾区。报道提及,在对 40 多万款 App 进行调查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孟小峰团队发现,目前 App 的各类权限接近 40 个,但大部分权限跟 App 实现功能的正常需求并不匹配。

也就是说,现有专项整治所 " 教训 " 的 App 数量和范围有限,治理乱象,需要盯上更为广泛的侵权现象、更多的侵权软件。

而面对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 " 掌上陷阱 ",监管部门毕竟人力有限,有出台包括禁入和退出机制在内的 "App 法则 ",从而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治理的必要性、迫切性。

" 下一步,我部将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强 App 监督检查,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切实维护用户权益。" 工信部的这一表态引人期待。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余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