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深圳水务集团滨河水质净化厂南面的深圳河畔,河面清波微漾。数据显示,2019 年 1 至 11 月,深圳河水质已达到 1982 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目前,深圳河口国考断面全年平均可达到地表水 V 类标准。
近年来,通过系统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小区内污染源正本清源、干支流及暗涵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等工程措施,有效削减了进入深圳河的污染源。同时,还推进 " 排水管理进小区 " 工作,解决排水管理 " 最后一公里 " 问题。2018 年,为强化设施联动,深圳水务集团通过综合调度信息平台,绘制了 " 厂网河 " 全要素图和排水 GIS 信息两张总图,实施流域内 " 厂、网、河、站、池、泥 " 的全要素管控,全面理清深圳河流域内治污设施之间的拓扑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河暗渠在治理前主要采取总口截污方式,在多方谋划下,暗渠整治工程按照 " 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 的基本技术路线,采用 " 大平行、小流水 " 的方式组织施工,通过河道两侧排污口布置截污管进行末端截污,确保旱季污水不入河,并在降雨初期,收集部分初雨进入污水系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河道水质。
通过治理,目前福田河暗涵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 III 类标准,实现了消除黑臭目标。2019 年以来,福田河水质已稳定达地表水 IV 类标准,基本实现 " 水清 . 岸绿 . 景美 " 目标。
随着治理工作的推进,深圳河水质呈现持续好转趋势,如今清水潺潺,深圳河的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总磷超标率持续降低。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位于深圳河口的国家考核控制断面水质已于 2018 年底达到并优于地表水 V 类标准。2019 年河口国考断面全年平均达到地表水 V 类标准,旱季达到 IV 类标准。尤其是,2019 年 1 至 11 月,深圳河的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 1.64mg/L、0.24mg/L,同比分别下降 59.5%、25.1%,水质为自 1982 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