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 文 施向辉 / 摄)1 月 10 日上午,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 " 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专题议政会。会上,12 位市政协委员先后就如何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政策红包多!去年南京给民营企业减税 194 亿
南京市政府副市长冉华通报了 " 南京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 " 的有关工作情况。据悉,2019 年,南京民营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将超过 8%。民营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现有市场主体 140 万。
去年,南京民营企业收获的政策福利红包不断。比如,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南京市创新创业贷款实施办法》;推进共享 " 经济信用 ",支持全市金融机构为诚信主体提供增信服务 720 亿元;为支持民企投入研发创新,南京首创性地对初创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对本市经济发展贡献全部奖励企业;减税降费方面,据测算,南京全年新增减税降费 429 亿元左右,其中减税 357 亿元、为民营企业减税 194 亿元等。
冉华指出,尽管民间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合省会中心城市定位,对比发展的要求,南京民间投资仍存在总投资量偏低、结构不优,投资环境需持续改善,对企业的支持有待加强等问题。
如何让老民营企业 " 老树发新芽 "?
委员建议政府要做好排忧解难工作
委员们的发言,同样聚焦南京民间投资薄弱环节,聚焦投资环境、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
△ 南京市政协委员张武
南京市政协委员张武关注的是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和企业主的信心。" 虽然这几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但信心不足仍是实体经济企业主的共性所在。" 张武关注到,一些传统主导产业的生存信心和动力问题。
" 政府在鼓励科技一流和科技创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能否对一些传统主导产业进一步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他表示,因为这些企业曾经为地方政府和社会做过很大贡献,他们遇到的问题最多、困难最大、包袱最重,比如在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环保治理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稍有不慎撑不过去就会 " 死掉 "。
他建议,对待新、老民营企业,应在政策鼓励、税收扶持上一视同仁,对一些有顽强生命力能生存下来的中小民营企业,不能置之不顾,应做好排忧解难的服务工作。
民间投资如何提高科研 " 含金量 "?
委员建议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 南京市政协委员郑德巍
专题议政会上,南京市政协委员郑德巍关注的 " 促进民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 问题,多位发言委员均有提及。" 南京在激发民营投资活力中,还存在重大项目科技吸引民间投资较少、民营企业创新成本逐年增加、政府政策引导不足、金融支持创新不够等问题。"
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郑德巍以深圳目前的做法举例,建议加大政府科技资金对企业研发的引导力度,同时发挥好各类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
另外,他还建议,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到市科技局备案,市科技局定期向市财政局、税务局、统计局等通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对于建立并施行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积极推荐申报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给予配套支持等。
△ 南京市委常委 、 常务副市长杨学鹏
" 不少委员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很好地记录下来了,讲得非常客观、实在。"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在最后总结讲话时表示,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切实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将进行整理研究,改进落实。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