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继续围绕民生热点建言献策,多名委员聚焦于让市民 " 老有所养 " 话题,建议大力科学布局规划养老产业,让深圳既是年轻人奋斗追梦的热土,也是年迈者安享晚年的归宿。
委员陈雪芳:建议成立老人的 " 时间银行 "
今年,市政协委员陈雪芳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提升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不是老死的或者病死的,是没有生存价值了才离去的。" 提起倡导绿色养老的初衷,陈雪芳表示,她想要做的不仅仅是缓解养老的困境,同时还希望能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感,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陈雪芳通过走访发现,大多数人最想要进行养老的场所就是自己现成的最熟悉的住处。因此她建议,绿色养老应该首先倡导社区养老,这样可以减轻养老院沉重的社会负担和有养老需求人群的经济负担,也让老人们感到更舒适。
同时,她还提出了 " 时间银行 " 的概念。她提议,可以活用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 鼓励有时间有能力有精力或刚刚退休的老人,照顾有需要的、生活能力低下的老人,在积攒自己未来可获得服务的时间的同时,也获得被需要的快乐。" 陈雪芳说。
▲市政协委员陈雪芳(中)
委员常远:建议成立 " 社区养老赋能中心 "
今年,市政协委员常远提交了《关于建立社区养老赋能中心与精准扶持养老商业主体的提案》。他认为,在成熟的社区或大型小区建立养老赋能中心,能带给老人更舒适的晚年生活。" 这很必要,因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明天。" 他说。
通过对数十家社区、养老机构及企业的走访,常远总结了两个有待改善的问题。他说:" 首先,现有的社区居家服务还不能有效的满足老人们的医疗和生活需求;其次,从事养老行业的商业主体缺乏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盈利周期长,大多经营困难。"
常远建议,对于已经建立了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服务功能。赋能中心需要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老人建立联系,让老人 " 感受到亲人一般的关怀 "。
常远还提出,应当鼓励互助养老,提倡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以及年轻人作为志愿者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除此外政府还应精准扶持养老商业主体,对从事养老方面的企业给予减息以及减税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协助它们开拓养老市场。
▲市政协委员常远
委员庄桂雄:建议成立深圳市临终关怀协会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临终关怀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我认为这样的服务能够帮助临终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更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也让人们离去得更有尊严。" 委员庄桂雄认为,当生命走向重点时,每个人都有权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值得被重视。
庄桂雄表示,目前深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数量日益增多,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进入老年空巢期,单单依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愈发困难。与此同时,有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大多数恶性病患者常常徘徊在死亡和病痛之间,人生的最后阶段充满痛苦和恐惧,他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机构为这一群体带来希望和安慰。
庄桂雄认为,为了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群,除了成立市临终关怀协会外,还应当加强国民生存观教育,从多渠道进行宣传,提高民众对于死亡规律、价值和生命质量的认识,增进人们对于临终关怀事业的接受度。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袁晔 摄影 杨少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