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薇 记者 何洁)2017 年 9 月 27 日晚,苏州三山岛某工地传来一声巨响,把周围居民吓了一跳。原来,该工地正在进行开山爆破。这种被称为 " 膨胀剂 " 的爆破材料威力之大,让目睹整个过程的承包商陶某瞠目结舌,现场山体出现的多处裂缝和大量碎石又让陶某心生怀疑。这种 " 膨胀剂 " 究竟是什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日前,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非法买卖、邮寄、运输爆炸物案。
" 这种膨胀剂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电加热膨胀管产生化学反应把石头膨胀开。" 三山岛某工地爆破前,工程分包商杨某曾向陶某解释 " 膨胀剂 " 的原理。
但由于爆破时声音巨大,严重扰民,且有烧柴火气味,周围居民于是立即报警。陶某也认为这种 " 膨胀剂 " 很有可能是爆炸物,便要求杨某将剩余爆炸物运走。
杨某明知爆炸管属于爆炸物,且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的情况下,仍然驾车将剩余的 15 根爆炸管从三山岛码头运回大阳山工地,交给另一人孙某。孙某则通过快递寄给他人保管。
△ 爆炸管。吴中法院供图
后经调查,2017 年 9 月初,苏州大阳山某工地承包商陈某联系上孙某、解某购买爆炸管,在山东某工地爆破用掉部分。剩下的解某又通过快递邮寄到苏州,用于杨某承包的苏州三山岛某工地。
经鉴定,该 " 膨胀剂 " 属爆炸物品,为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炸药。案发后,孙某带公安机关至徐州追回爆炸管 15 根。
吴中法院审理后,最终判决陈某犯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孙某犯非法买卖、邮寄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六个月;解某犯非法买卖、邮寄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杨某犯非法运输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