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13
贴心!高跷舞龙、手狮、金陵刻经……这些非遗绝技,送到家门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钱念秋 / 文 牛华新 / 摄)她们是一群身怀绝技的 " 高手 ",踩在 80 厘米的高跷上,脚步稳稳当当,手中的大龙时而往前奔跑,时而盘在一起 ……

1 月 13 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 送文化下乡 " 活动,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大圣村瑞和苑小区内进行。小区路边,金陵刻经国家级传承人马萌青、南京剪纸市级传承人张钧等人忙着送福字、剪春花;广场上,手狮舞、女子高跷舞龙、六合民歌、扬剧 …… 轮番登台演出。

△民歌小红鞋青布口

绝!她们手里舞着龙脚下踩着 80 米高跷

锣鼓声声,时而急时而缓,广场上,一条绿龙、一条红龙,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让大家好奇的是,舞龙的清一色都是女人,她们是踩着 80 厘米的高跷上。现场舞动的时候,能听到高跷踩在地上发出的 " 噔噔 " 声,铿锵有力;在手持龙珠的 " 领头 " 人的带领下,她们舞出了 " 滚龙、腾龙、戏珠、游龙、双龙绕柱 ……" 赢得现场掌声连连。

△女子高跷舞龙

现场,舞龙头的张少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本人是从 20 多岁开始练习的,刚开始学,要胆大心细,不怕摔跤。" 先学踩高跷,从 40 厘米高的高跷开始,然后是 80 厘米高。学的时候,一左一右两边有人扶着,脚下用劲,克服了心里害怕,就慢慢会走了。" 高跷会了,就是手中的龙,配合着鼓点,要舞出不同的造型,很消耗体力。

张少年介绍说,她们表演队伍曾参加过全国第七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获得了综合类节目一等奖,在南京市十运会、青奥会上也都有精彩亮相。" 每年过年期间,我们都会演出,在六合、南京市区都有演出。"

活!活灵活现的手狮纯手工扎成

让居民大饱眼福的,还有竹镇民族手狮舞。只见,广场上,16 个表演者,他们舞动着手里的狮子。而他们手中的狮子,摆着各种造型,时而狂欢,时而嬉戏,时而来个淘气的咧嘴笑。

△竹镇手狮舞

竹镇民族手狮舞起源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表演道具的制作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纯手工制作工艺,或大或小的狮子全部是由竹子和铁丝制成外边用宣纸裱糊而成。" 扎手狮的时候,不管是竹子还是纸,都很有讲究的。竹子得用老竹。" 竹镇手狮第四代传承人刘国庆介绍说,他本人就是扎手狮的,由于纸张容易坏,所以,一场表演下来,经常需要修。

表演的时候,有什么秘诀?刘国庆说,手狮也是过年期间,喜闻乐见的演出。表演的时候,一人手中一头手狮,摆出各种造型。" 手劲得大,因为大的手狮有 10 多斤重。"

喜!这些福有创意

这次 " 送戏下乡 ",还有各种送福活动。现场,南京市文化馆及六合区共同组织的书法艺术家们摆开书桌,挥毫泼墨,为居民们写起了喜庆春联。

△福鼠木刻雕版

金陵刻经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萌青,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特意创作了 " 十二生肖福 " 和 " 鼠你有福 " 两块木刻雕版,带到活动现场,和徒弟一起为当地村民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并把印好的 " 福 " 字送给当地居民。

△南京剪纸

同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钧也来到现场,剪刀游走,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在他手中绽放,拿到工作组精心制作奉送的春节礼物,现场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除了这些,现场还有各种表演。六合的地方民歌、江苏省扬剧团的《瞎子算命》《鸿雁传书》《方卿羞姑》…… 让当地居民,不用出门就看到了精彩演出。

△活动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除了赴六合区马鞍街道开展送文化活动以外,近期," 送文化下乡 " 工作组还将赴高淳、栖霞和浦口等地开展迎新春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