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唐瑭 记者 仲茜)是否可以有这样一种仪器,不需要繁琐的抽血化验,通过检测汗液、唾液里面的葡萄糖含量,可间接得出血糖含量?近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80 后刘宏,就发明了一种 " 无创测血糖 " 的可穿戴传感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刘宏一直是一位理科生,6 年前才涉足生物医学工程。" 能够把一些新想法,变成真正有用的东西,要让科研真正走出实验室,我觉得这样的工作更有意义。"
△东南大学刘宏教授
2009 年,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刘宏,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主攻微流控芯片,即通过微加工的方法,将多种复杂的功能单元集成在很小的芯片上。" 只要有一台打印机,芯片就能哗哗地被打印出来。" 找准了方向,在美国的两年,刘宏成功将中国的折纸艺术和西方的新科技碰撞出火花,提出了 " 折纸芯片 " 概念,并发明出了 3-D 纸微流控芯片,在医学诊断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截至目前,全球有超过 200 家科研机构正在从事纸微流控芯片的相关研究。
2013 年,刘宏选择回国工作。他瞄准了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来到东大任职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打造 " 用工程技术解决医学问题 " 的医工结合平台。针对中国患者中 1/3 的人处于糖尿病早期,且 50% 得不到及时诊断这一国情,刘宏指导课题组学生研发出了一种 " 无创测血糖 " 的可穿戴传感器,可无创、快速、准确检测血糖。如今,该可穿戴传感器还与便携的移动终端连接,人们通过移动设备便能掌握自己的血糖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作为医生诊疗的指标,为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 " 添砖加瓦 "。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科研工作者,刘宏有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做有用的科研,要让科研真正走出实验室,走上临床,走进人们生活中去。" 最近,刘宏团队又研发了 24 小时胎动监测传感器(第三代样机),已经在医院进行临床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有序结构试纸材料及血流量监测传感器等医工结合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密切关注,目前正在合作研发多款产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