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4 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晚报社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联合承办的 " 博物少年 " 系列课程第四期,在华夏龙泉青瓷博物馆开讲。同学们跟随瓷器专家的脚步,近距离触摸龙泉青瓷,感受千年瓷窑的文化魅力,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学们在博物馆体验拉坯技艺。
一眼千年:
翻阅龙泉青瓷厚重历史画卷
在华夏龙泉青瓷博物馆馆长叶树康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展厅 . 从龙泉窑的初创到发展高峰,再到衰落和重生,一部龙泉窑历史长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
龙泉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精美的 " 开片 ",被世人熟知和喜爱,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龙泉窑沿着海上丝路出口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
叶树康结合实物,给同学们介绍了龙泉窑的流变历程和制作流程。通过讲述,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了龙泉青瓷生产工序流程,从瓷土的粉碎、配料、淘洗到练泥、成型、上釉、再到检验包装,从釉土的煅烧、粉碎、到沉淀、过滤等,制作龙泉青瓷的 " 分解动作 " 逐一呈现在大家眼前。与此同时,从龙泉窑早期到两宋时期再到元明清各代,龙泉窑历史蝶变过程也在博物馆内一览无余。现实的制作工艺与龙泉窑历史流变,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张认识龙泉青瓷的时空网络。
鬼斧神工:
感受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
主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现场拉坯,感受陶瓷制作技艺。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飞速旋转的转盘上,用手制作出自己心中想象的瓷器素坯。
小花瓶、茶杯、酒杯 …… 在 " 小匠人 " 们的手中,一个个器具不断被制作出来。如何用力、如何塑型、如何修正,老师根据同学们现场制作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把手教学,让每一位参与者都亲手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素坯,同学们成就感十足。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近距离触摸青瓷,也是第一次亲自动手感受拉坯的过程。" 原来我们经常看到的瓷器是这么制作出来的,真的好神奇,瓷土经过烧制再加上釉就能发生奇妙的变化,我们的祖先真是太厉害啦。" 一位刚刚制作完素坯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
深圳晚报记者 王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