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8 日,水环境改造提升后的荔枝公园以崭新之姿向广大市民亮相。为期 2 个月的荔枝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了污水溢流、水体浑浊等问题,实现污水零排放、水质达到地表水准 III 类标准的 "0、3" 目标。如今,经过改造后的荔枝公园水域环境全面提升,有望在半年内实现湖体生态恢复。
▲水环境全面治理后,荔枝公园水域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色。
污水外溢直排入湖,水质提升迫在眉睫
荔枝公园建于 1982 年, 是深圳市最早建成的市政公园之一,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荔枝湖上游汇水面积大、雨污管网混接、导致雨季污水溢流入湖,引发夏季湖水浑浊发臭,湖内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周边市民的生活品质及城市形象。荔枝湖水质提升工作迫在眉睫。
经过多次勘探现场,全面排查入湖污染源,深圳水务集团专家发现造成其污染的原因主要为 " 外源污染 "" 内源污染 " 和生态失衡。流域上游汇水面积大,大量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如垃圾中转站、小食街、洗车场等产生的污水直排入湖,其污染物远超水体净化和调蓄功能,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近十年来荔枝湖尚未进行全面系统清淤,底泥污染严重,淤积的大量污染物缓慢而持久地向水体释放,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 北湖吸污车集中清淤。
对症下药,治理攻坚见成效
针对以上原因并结合水质现状,深圳水务集团进行多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荔枝湖水环境综合提升方案。
此次治理以湖内湖外统筹治理、建设与管理综合施策为指导思想,通过控源截污、消除内源污染、恢复水生态系统、强化水动力循环及建立长效运维保障机制等措施,全面系统整治污水溢流、水体浑浊等问题,实现 "0、3" 目标,即污水零排放、水质达到地表水准 III 类标准。
荔枝湖项目于 2019 年 11 月下旬进场实施,在短短的 50 多天的时间里,百余人昼夜奋战,完成了东西北 3 个湖区近 5 万平米湖底的内源清淤消黑、沉水植物种植。通过阶段回水和养护,初步实现了湖体生态复清。同时,由福田区政府组织实施的园外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和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也基本完成,对片区 164 个排水小区,50 多公里市政管网情况进行地毯式、网格式排查,对 36 个混流排水户、16 处市政管网、垃圾转运站等面源污染进行整改,全面实现区域内雨污分流,确保污水不进入荔枝湖。
▲东、西、北湖水生植物人工种植,逾百人队伍连续奋战十天,完成三个湖的种植目标。
据深圳水务集团相关人员介绍,为确保实现湖体水质长效达标的治理目标,公园内还有部分重要设施将在春节后逐步施工安装。为此,局部区域还在围挡中,将在雨季到来前完成施工。湖水生态恢复需 6 个月的生长期,为使水体景观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深圳水务集团提醒广大市民切勿打捞湖内水生植物,更要杜绝鱼类投喂、放生等破坏湖体生态平衡的行为。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