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25
20年奔走树碑建陵,他让宿迁程道口500多位烈士有了“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 孙旭晖) 鼠年春节前的一天,宿迁泗阳县三庄乡下着小雨,两辆轿车停在了 " 程道口烈士陵园 " 门口,车上的人下来后径直走向陵园旁的 " 程道口战役纪念馆 ",他们要找一位叫程兴国的老人。76 岁的程兴国是泗阳县的 " 红人 ",他奔走多年为程道口牺牲烈士修墓建陵的事迹在宿迁远近闻名。

△ 76 岁的程兴国 张治纲 摄

" 我想让这些烈士有个安息的地方 "

程道口位于泗阳县六塘河北三庄乡。1941 年和 1944 年,这里先后打响 " 程道口战役 "" 林宫渡战斗 ",500 多名官兵牺牲在程道口战役,就地掩埋没有立碑。在 " 林宫渡战斗 " 中牺牲的 32 位烈士也安葬在了程道口(后有一座墓被迁走)。

△程兴国擦拭烈士墓碑 于茜同 摄

" 程道口战役很多烈士牺牲,但他们没有一块碑一座墓 ",从小听着 " 程道口战役 "" 林宫渡战斗 " 故事长大的程兴国对这些烈士心怀崇敬。" 小学时每逢清明节我都来给‘林宫渡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扫墓。"

程兴国年轻时当过五年空军,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程道口烈士的感情。" 我当时想,自己也是一名军人,万一哪天牺牲了,如果连个安息的地方也没有,我的家人该怎么想。" 自此," 让烈士有个家 " 的念头在程兴国心里生了根。

退伍后,程兴国在家乡邮电局做了投递员,1995 年前后,退休清闲下来的他决定行动起来。" 我们今天都过上了幸福生活,但这些烈士还没有安息的地方,我于心不忍啊!"

程兴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退休后,他和几个同乡一起牵头想做这个事儿,但因为一些原因,频繁碰壁。

这让程兴国很受打击,几名同乡也选择放弃。" 没搞成,我当时就没什么信心了。" 但心中的念头并未改变," 别人放弃我不放弃。"

2010 年,程兴国在电视新闻上看到 " 把烈士请回家 " 的报道,重燃了他心中的那团火,决心再次行动。这时,身边有人给程兴国指了条路," 这件事,空口无凭,得有依据,你应该找知情人求证,把资料照片保存好。" 并提醒程兴国,现在不抓紧找知情人,以后人不在了,想找就找不到了。

程兴国一听,觉得有道理,他觉得当年参加过战役的老兵以及见证过战役的一些老人可能还在,可以从这些人入手去寻访有关程道口战役的史料。

△程兴国在烈士陵园 张治纲 摄

三年寻访 200 多人为烈士立传

有了初步的计划,程兴国马上行动起来,四处打听寻找参加过战役的老兵以及见证人、知情者。" 我就找八九十岁的老人,问他们有关程道口战役,有印象没。"

在四处打听时,程兴国听人说川城有个参战老兵叫崔保,他便辗转找到了崔保。" 他说程道口战役是当时泗阳县最大的一场战役,牺牲的人很多。" 当时八十多岁的崔保已经卧病在床," 七十多年没人管你出来管了,你做了一件好事。"

除了找人打听,程兴国还去翻看档史资料,寻找线索。他翻看了泗阳烈士的资料记载,知道当时战死的有一位叫瓮为芳的老人,程兴国找到了他的妻子。她告诉程兴国,战斗结束后,她曾到战死的人堆里找丈夫,翻了一天多,鞋子里浸满了血水。但没能找到丈夫,最后只能埋个假坟。

在寻访的过程中,近一点的乡镇,程兴国就骑车,远一点就坐车去。最远他去过连云港的灌云县," 有人说灌云那边参加程道口战役的人多。" 程兴国找到党史办,翻看烈士名录," 我就站着一页一页翻,翻到一个就记一个。"

关于 " 林宫渡战斗 " 的历史记载中没有牺牲烈士死在哪谁来葬的信息,程兴国想补上这片空白,他找到当时参战的老兵询问 32 位烈士的情况。老兵告诉他,是当时的区长带领老百姓背了 32 口棺材,把牺牲的一部分烈士葬在了程道口这里。

△程兴国擦拭烈士墓碑 于茜同 摄

程兴国指着陵园里 31 座无名烈士墓告诉记者," 以前这里都是一个个小土堆,在六塘河进行疏浚工程时被掩埋了。" 后来他带领村民凭着小时候扫墓的印象,拿着铁锹,挖到了被掩埋的烈士墓,并和村民合力对陵墓进行了修复。

就这样,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从这个人找到那个人,近 3 年时间里他跑遍泗阳、宿迁、涟水、沭阳、灌云等地,走访 200 多人。获得了王恒昌、季长雨、倪振辉、刘家彦等 40 多名程道口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线索,整理出《陈毅军长在我家》《王光夏败走程道口》《六塘河畔的胡营长墓》等十几个战斗故事。

即使做不成,也能把资料留给后人

" 不跑成功,绝不罢休 " 是程兴国近 3 年的跋涉里一直萦绕在心中的想法。回忆起那段走访时光,程兴国表示就是花钱花时间花精力。" 当时精力消耗很大,白天在外面跑,晚上回家把得来的资料写好,再找人打印出来。"

程兴国说他那段时间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脑子就想着 " 第二天该找谁问 "。" 我心甘情愿,吃点苦就吃点苦吧 。这些烈士献出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把他们忘记啊。"

离烈士陵园不远,程兴国工作室的一排展柜里铺满了这些年来他手写打印收集的部分资料。" 资料打印了有十几斤,最开始写的好多都扔了。"

在这个过程中,程兴国也遭受了不少质疑," 有人说七十多年都没人成功, 你能成功啊?周围至少一半人都对我持质疑态度,一些人即使相信我能做成,也觉得最多是修复坟墓再种两棵小松树。"

虽然抱着 " 不跑成功绝不罢休 " 的信念,但程兴国也明白他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很有可能会像别人说的那样不会成功。" 即使我做不成,资料保存下来,后人也能继续做。而且我那时候不做,放在今天很多知情人见证者就不在了,再想做就难了。"

△程兴国在整理祭奠花篮 张治纲 摄

烈士终于有了 " 家 "

程兴国近 20 年的心血没白费,2013 年清明节,泗阳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 " 程道口烈士陵园 ",程兴国对陵园修建的事情很上心,他常到工地去看,有问题都会提出来," 当时大门有质量问题,我就提了出来,后来大门重新装了。" 程兴国说他不怕别人说他多管闲事,陵园的事马虎不得。

陵园建成后,程兴国又成了义务守陵人。" 谁要是在陵园折一根树枝,我都要站出来制止。" 程兴国说他没事就会到陵园转一圈,拔拔草,扶扶树," 现在园里有两棵松树死了,这两天准备把它换了。"

2019 年 12 月 25 日,离家 30 年特意回程道口看看的刘先生,找到了程兴国,他望着烈士陵园感慨万千," 以前这边什么都没有,没想到能变成今天这样。"

而同样没想到的还有程兴国本人," 我没想过程道口能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当初只是想让烈士有个安息的地方。" 中国好人、江苏好人 …… 因为这件事,程兴国获得了很多荣誉,"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头衔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

△ 2019 年,程兴国入选第七届 " 感动宿迁 " 十大人物 程兴国供图

老百姓也没想到程道口能有现在的变化,曾经只是小土堆的地方已经建起了烈士陵园,陵园周围建起了许多民居别墅,程道口也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于程兴国个人而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了, 很多来陵园祭奠先烈的人都会先找程兴国,程兴国三个字紧紧的与程道口交织在一起。

"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越多人知道程兴国,就越多人知道程道口长眠着这些烈士,知道这段红色历史。"

推荐身边的感动

赢取好礼

他们或诚实守信、或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或爱岗敬业 …… 他们,就在你身边。欢迎你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凡是推选的线索被采用,你将获得 " 感动好礼 "。

推选标准

人物事件发生在 2019 年度,或者人物长期投身于某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好人好事、帮助他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孝老爱亲,在生活、家庭、情感上做出额外付出和牺牲,打动人心;自强不息,以个人的经历或行为感染他人、引导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个人或团队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互动方式

热线:拨打感动热线 96060,告诉我们你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子邮件:你可以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给我们,发送邮件至 gandongjiangsu2019@163.com,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ZAKER 南京:下载 "ZAKER" 手机 App,订阅 " 快快南京 " 频道,关注人物故事及活动进展。评选开始后,你还可以为心中最温暖的 TA 点赞投票。

微信:关注 " 现代快报 " 微信公众号,将你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发送给我们,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宿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