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时期,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防控用品成为热门资源,城市医疗一线的防控资源供给能否得到保障更是牵动着每位市民的心。近来,全国多地有多家医院先后在网上发出呼吁募捐医疗防控物资,1 月 29 日,深晚记者前往光明区的定点救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了解光明区医疗一线防控用品的保障情况。
走进该院门诊部大楼,身着隔离衣的医护人员上前为深晚记者测量了体温,以往人头攒动的大厅此时只有少量市民在走动。在该院感染性疾病科,深晚记者看见不少着工作服或隔离服的医护人员在忙碌。科室副主任郭金伟医生也身穿隔离服,她告诉深晚记者,目前医院采购的防护服正在运送途中,大家都能省则省,尽力把资源留给最前线的同事。▲医护人员着隔离衣在门口为市民测量体温
" 光明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比较平稳,我们院的医生都做好了坚守到最后的心理准备,自觉把防护服留给我们科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所以现阶段一线的防控资源基本够用。" 她说,并解释称,目前大家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达成了共识,只在下病房做治疗时穿防护服和隔离服,在相对清洁区就穿普通工作服或手术科室可循环使用的隔离服,这样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减少穿脱次数,方便的同时还能减小感染几率。▲着隔离衣工作的医生
据了解,1 月 15 日疫情公告发布后,郭金伟退了 17 日飞往国外探亲的机票,毅然留在光明区医疗一线坐诊,她所在的科室全员从疫情公告发布至今,坚守在岗位上。除了感染科,同在一线的发热门诊也全员无休忙碌至今,发热门诊部的陆梦昕是刚毕业不久的医生,本来在急诊科的她响应疫情防控的号召自愿报名到一线来工作,为了少换一套防护服,节省资源,她早上一顿吃下 5 个鸡蛋,午饭不吃,还不敢喝水。她说:" 没办法,防护服是一次性耗材,吃顿饭得脱,上厕所要脱,再穿又得费一套新的,我少吃饭少喝水,省资源也省了时间。" 王春波是急诊科的副主任,前几年的春节他都是在医院度过,今年他退了回陕西老家的票自发报名留在发热门诊支援防疫一线,他说自己是一名医生,现在正是这座城市需要医生的时候。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