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31
常州援鄂医疗队现状:完成“战场踩点”,即将投入战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常卫健 记者 陆文杰)" 到达武汉第三天,昨天开会开到夜里 12 点多,回房间后整理物品,直到凌晨两点多睡着,早上七点多又醒了,感觉还好,没有明显的疲惫感,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1 月 30 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常州援鄂医疗队队长周曙俊在日记中写道。

△常州卫健委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周曙俊当天最主要的任务是会同院感方面的专家一起去援助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踩点,回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这次疫情防控,医院新开了一个病区,病区环境及整体条件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大概有 60 张床位。我们整体进驻计划和相关的流程已经基本形成,等我们踩点回来后再细化,然后等物资补充到位,我们就可以进入病房开启真正的战斗。" 周曙俊说。

其他队员的重要任务依然是肺炎诊治的理论培训和院感方面的练习,包括洗手、穿脱防护服、戴无菌手套、护目镜、穿脱防护靴等。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他们上午自己练习,下午分组练习,相互督促、十分认真。

队员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按要求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的划分。统一把房间玄关处定义为污染区,卫生间为缓冲区,房间内铺设地板处为清洁区。队员们要养成在进入房间后先在污染区进行消毒、更换衣服,然后进入缓冲区进行再次清洁消毒,最后才能进入清洁区的习惯。" 这个措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一旦进入临床,这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最重要的防线。其实,这也代表我们进入了战备状态。" 周曙俊告诉记者。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岗位,但在武汉的三天,常州的医护人员一起培训、一起练习,也慢慢熟悉了起来,大家互相督促、互相提醒。大家都清楚,一旦进入临床,除了搭班和交接班时能碰到,工作时面对穿着厚重的隔离衣和面罩的战友,连对方是谁也分不清,所以特别珍惜这段短暂的时光,看着兄弟姐妹们开心的笑容,彼此都表示对打赢这场战 " 疫 " 充满信心。

部分常州援鄂医疗队员的口述:

武汉的天气跟常州差不多,好像比常州更潮湿一些,我洗的袜子晾在阳台一整天都没有干。武汉真的很冷,第一天晚上有人被冻醒了。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紧急调运了物资,连夜给我们配了电热毯和油汀。这个时候,我要特别感谢队里的男同胞们,油汀、电热毯等物资是半夜 11 点到的,我们几个女生实在太累太困了,还没有等我们爬起来,男同胞们就已经送到我们门口了。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工作上都能独挡一面,在来武汉之前也做好了不给队里添麻烦的准备,但是在疲累交加之际,有队友的帮助,真的很温暖,感觉多了几个大哥哥。所以,昨天晚上睡得很好,身上暖,心里更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冯赟

今天,我们主要还是进行理论培训和感控练习。我们医院院感科主任杨乐和其他感控专家去一线打前阵。当我看到他脸上被口罩勒出的痕迹时,我能想象到若干天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没关系,回去多敷几张面膜。——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舒亚

今天,武汉的太阳很好!我似乎闻到了紫外线的味道。今天除了培训就是练习,我们还对房间进行的区域划分,重新打扫了一遍,地板也用含氯消毒液消毒了两遍,桌面用酒精喷了一下,床上衣服上也喷了,浑身上下、全屋都是酒精味。队长说下临床后,每次回到房间都要做一套消毒工作,我想,到时我浑身散发的是酒味了。不过,我喜欢!——常州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 张琍

今天,我们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戴护目镜、无菌手套等技术操作。防护服的穿脱程序很繁琐,穿防护服稍微轻松一点,脱防护服才是对医护人员的考验,头套、口罩、护目镜、连体防护服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 " 七步法 " 进行不少于 15 秒的洗手,通常 20 分钟左右脱下防护服。初略算一下,穿、脱一次防护服至少有 27 个步骤(如特殊情况,还要增加),洗手 12 次。由于是练习,穿上没多久就脱下了,所以不觉得闷热。——常州市肿瘤(第四人民)医院 闻立新

下午去援助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排雷,为医护人员进驻医院病区做好前期调研和感控风险排查,进去三个小时戴着 N95,耳朵都快被勒掉了,想想将来医护人员每班 4 个小时也非常辛苦。——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杨乐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