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国上下都全力投入到防疫一线中。在南京,有五位女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中年龄最大的 55 岁,最小的 33 岁。家里孩子都小,有的还在哺乳期。她们是冲在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春江社区防疫工作第一线的 " 五朵金花 "。
【张玲玲】
△张玲玲
夫妻俩都在防疫一线,孩子问为什么不陪我玩
38 岁的张玲玲是春江社区书记,同时她还是一名警嫂。春节期间,张玲玲夫妻两人都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孩子顾不上,只能给姥姥姥爷带着。
1 月 31 日晚,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张玲玲时,她正在忙。" 不好意思,稍等,手头上有紧急事情处理。" 忙过后,她不好意思地表示,从 1 月 23 日起就没闲下来。
春江社区在 1 月 23 日建立起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并以网格为单位在辖区全面开展防疫工作宣传、湖北返宁人员信息排查和辖区重点点位的消杀工作。作为 " 总指挥 ",张玲玲形容自己像火车头:" 我觉得很感动,有什么行动,一个声音传到底,大家一起做,非常给力。"
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出门早回家晚,和孩子见面的时间少。她表示,孩子很郁闷。" 有的时候晚上看到我,孩子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陪我玩,心里感觉挺内疚的。"
【周文珍】
△周文珍
手机多了十几个药店售货员微信号
" 从腊月二十九接到通知开始,我就开始每天跑各家药店、超市。" 周文珍今年 55 岁,是春江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防疫阻击战打响后,就全身心投入到为社区采购防疫物资中来。
周文珍说,口罩、酒精、84 消毒液和喷壶等是重要的物资保障。短短几天,她手机里多出了十几个药店售货员的微信号。" 我一遍遍地跑各个超市,由于社区人手紧缺,我还动员家里人跟我跑遍了铁心桥周边的大小药店。"
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常常早上 8 点就到药店,然后等开门。这些天,她的手机也 24 小时开机,不断地询问家人、朋友,一有物资到货的消息就赶紧跑去买。
【钱金凤】
△钱金凤
二孩妈妈半夜排查打电话,有时不被理解
还在哺乳期的钱金凤是二孩妈妈,今年 34 岁。她顾不上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一直坚守在数据排查和汇总的第一线,负责每天对接各条口发来的名单和数据,有时紧急排查通知到了,常常是夜里十二点起床打电话。因为时间太晚,有时会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但是她说:" 疫情防范大于天,我能理解大家的情绪,也必须坚持下去。"
【张露】
△张露
因为连轴转,她病倒了
33 岁的张露,儿子也很小,而且非常喜欢黏着她。但是从 1 月 23 日开始,他每天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因为张露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参加街道会议、组织人员、对接各条口,就连除夕夜也在带队排查信息。
张露还带领办公室人员持续开展信息汇总,常常是这个电话刚刚放下,那个电话铃声又响起。在持续紧张的工作下,1 月 29 日,张露因劳累病倒了,为了更好地工作她不得不暂时休息 ……
【李旭仙】
△李旭仙
连打 8 个电话,最后一个终于通了
36 岁的李旭仙来自山西吕梁,丈夫老家在西安。夫妻俩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有两年多没回西安。年前,70 多岁的婆婆反复叮嘱,今年过年一定要回家,她想 8 岁的孙子了。1 月 23 日,社区开始部署防控工作。本已准备回西安的她,主动留了下来。
作为网格员,要及时摸清自己辖区内的情况。但是有时候上门人不在,电话也打不通。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有次晚上一个电话拨过去 7 次还没有人接听,她既紧张又担忧。到第 8 次,电话终于通了。原来号码是房东的,而她要找的租客本人最近不在南京。在房东的帮忙下,李旭仙联系上了要找的人,并加上微信,叮嘱对方回南京一定要及时联系。
△ " 五朵金花 " 合影,空一个位置等张露回来
【五朵金花】
团队的力量,希望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提到 " 五朵金花 ",张玲玲笑称:这是自己的想法。五人是社区同事,其中,张露是主任助理;周文珍是 " 老大姐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负责后勤保障;钱金凤负责所有数据对接和扎口;李旭仙负责宣传和文稿。同时,大家也都是网格员,需要挨家挨户扫楼摸排。" 其实我没做什么,主要是靠大家一起努力。特别是其他四个人,家里都有孩子,孩子还很小,都是舍小家为大家,非常不容易。"
张玲玲介绍,春江社区有 7000 多户人家,将近 2 万人,还有很多流动人口,而社工只有 20 人左右。" 这次防疫所有社工都拼了,很多人家里有困难,但是从来不提,一心扑在一线。因为工作强度大,还病倒了好几个。" 她表示," 五朵金花 " 就代表一种正能量,更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五个人也彰显了团队的力量,希望能起到振奋、鼓舞的作用。"
通讯员 史汶 刘政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岑 卢河燕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