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03
如何增强免疫力?中医专家开出的“锦囊”,赶紧收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马壮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未结束,各地复工时间也有所推迟。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也是一种预防的方法。不过在家时间久了,运动量随之减少,如何提高免疫力?怎样 " 养好肺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卫健委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专家组成员史锁芳为大家开出了中医处方,宅在家的同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史锁芳

在家做好消毒,也可用中医方法 " 治未病 "

史锁芳认为,居家隔离的市民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家中门把手、开关、热水壶、马桶等经常接触使用的物品,要定时消毒。同样日常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物品,也要定时消毒。

" 这些是基本的防护方法,对于密切接触者和一般观察人群,居家隔离过程中也可选择中医的方式来‘治未病’,发挥中医‘扶正祛邪’的优势,以增强他们的免疫防御能力。"" 未病 " 指的是还未发生的疾病,中医强调 " 扶正固本 "" 真气从之 ",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相应的预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多吃些养肺健脾的食材

史锁芳表示,《黄帝内经》中的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的扶正固本思想,意思便是 " 正气 " 强了,即使有感受一些外邪如风寒湿等也不易发病," 这个正气,就是一个人的免疫防御能力。"

对于临床一线密切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以及居家隔离人群,可以根据各自体质情况、年龄大小,重点以益气养肺、健脾扶正为主。而对于密切接触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史锁芳认为,应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重视顾护多脏功能;对于一般居家观察和普通人群,则可以进行适宜中医调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起到 " 治未病 " 的作用。

不过要特别注意提醒的是," 治未病 " 的目的只用于预防、增强体质,而不是治疗(祛邪解毒为主),同时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要盲目听信传言乱吃清热解毒类苦寒凉药,以防寒凉伤脾致泻。"

除此之外,史锁芳还建议市民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自备一些山药、百合、桂圆、白萝卜、生姜、枇杷、橘子、大枣等养肺健脾、养心宁神的食材,煮粥、熬鸡汤等服用,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家可以用中药材做做足疗

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口罩热销外,酒精等消毒用品也很抢手。史锁芳建议市民,可以选用具有芳香化湿辟秽的中药材,如菖蒲、苍术,草果、藿香、茴香、艾叶等,居室熏蒸消毒;针对虚寒或寒湿体质人群还可以选用艾灸或上述中药材做做足疗,也可祛寒化湿、提高免疫能力。" 在家观察的人群,有条件的还可以打打八段锦,太极拳,练练呼吸操,以增强体质。"

床头床尾可以挂点香囊

另外,史锁芳还提醒,家中的边边角角,比如窗口、床头、床尾、书桌等地,可以挂上一些香囊。

" 可以选用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等具有辟瘟作用的中药,研成粉末,用绢布包扎,制作成香囊,居家佩挂。" 史锁芳表示,还可以给小朋友佩挂香囊,但孕妇不宜。

放松心情也很重要

对于普通市民,有一些人看到每天的疫情数据,会逐渐产生悲观情绪,心态不好。朋友圈里都是关于疫情的信息,还导致了一些人吃不好、睡不好。

对此,史锁芳建议大家需要放松心情,避免恐慌,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免疫防御能力。" 要学会调适心情,尤其是那些需要隔离两周的市民,更不要胡思乱想,放松心态。可以以电话或微信的形式跟亲朋好友倾诉聊聊,缓解焦虑。" 另外史锁芳提醒,对于密切接触,或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该立即告知医生,或立即就诊查治。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