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为积极应对新型肺炎疫情,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近日,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小梨牵头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发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援助公益行动 ",到目前为止共联合全国心理机构 100 多家,心理专家 1000 多人一起行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为化解居民群众的紧张、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做出贡献。
▲张小梨开展心理咨询网上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很多人都感受到这场疫情带给自己的心理影响。张小梨告诉记者,从迄今接触的咨询案例中他发现,不少咨询者都出现了 " 自己吓自己 " 的情况。比如,每次新增病例数更新,看到某个小区出现感染者,或听到小区里有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邻居,都会让自己焦虑感倍增;明明不需要出门,家里储粮充足,身体没症状,却因 " 口罩买不到 "" 菜被抢光 "" 双黄连口服液断货了 " 等报道而心慌,不断花精力找各种渠道抢购自己并不急需的物资;身体有点不舒服就会对照症状,越对照感觉越像,然后就不断地回想自己的外出史和接触史,越想越恐惧 ……
" 这种焦虑、恐惧情绪,再加上长时间宅在家里的烦闷,不仅让人内心痛苦难熬,还会导致精神紧张,出现失眠、心慌、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等生理问题,增加生病风险,同时还会带来认知过度,导致回避、歧视、指责、欺骗等不当行为出现。" 张小梨表示,在疫情期间提升大家的 " 心理防疫 " 能力很有必要,他希望能够通过有关工作帮助公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知、行为,对疫情防控做出每个人的贡献。
▲张小梨开展心理咨询网上服务
张小梨告诉记者,有些简单的办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焦虑。前些天,有位求助的孙小姐表示,她在家里呆着天天刷屏看手机信息,感觉这次疫情非常可怕,而自己所住的楼层有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邻居,虽然他们自己居家隔离了,但自己还是担心被感染,非常紧张。孙小姐吃不好,睡不好,感觉整个人要 " 疯掉 " 了,要 " 崩溃 " 了。张小梨表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正视和接纳自己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正常应激反应;同时,可以采用呼吸法放松身心,坚持每天进行 5-10 分钟的呼吸训练,改善睡眠、心肺等身体机能,保持健康。
从 1 月 26 日至今,张小梨委员举行远程心理讲座 2 场,为全国 12300 多人授课,通过壹深圳、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新闻推出心理健康微课堂 2 期,受众人群 15600 多人,推出心理健康小知识 6 期,受众人群 86700 多人次,开展一对一电话、网络服务 43 人。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