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田港集团医务室有这样一支队伍,平日里,他们默默无闻,是我们求医问药的第一人;当前,在迎战疫情的特殊时期,他们挺身而出,履职担当撑起了集团战疫的大后方。他们就是盐田港集团医务室的三位医生:何芳、梁校源、王姣。
第一时间嗅到危险
1 月 19 日,集团系统的大部分员工还沉浸在年底工作收尾的忙碌和返乡过大年的喜悦中。此时 " 集团总部员工交流群 " 里,何芳医生编写的一条微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最近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请大家不要恐慌,深圳目前没有发现病例,平时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去人多密集场所记得带口罩 ……
当晚,有同事到市内药店购买口罩、酒精等物品,经历了漫长的排队,限量、高价、无货 …… 这些窘境接连出现,关于肺炎疫情的消息也扑面而来,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第二天,三位医生加班加点按照每人 20 只口罩标准,向集团 600 余名员工发放口罩 1 万余只,在市面紧缺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将防护资源驰援到各一线单位和员工家中。
" 因为供应商大多数放假了,物流公司也放假了,我们 1 月 8 日开始就一直在多方联系医药供应商订购口罩,万幸终于有一家同意供货,虽数量有限,但总算不至于让大家毫无防备。" 何芳说道,这批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在内的应急物资实属 " 雪中送炭 ",能找到这批物资已属万幸,而个人预先垫付订金,个人租车运输等这些 " 琐事 ",在她看来已是微不足道了。
而后,为保障物资供应,王姣先后多次前往福田区中港大药房排队采购,为集团带来 1000 多个口罩,并且都是个人垫付费用。
无论是供应商直采,还是多次排队团购,医务室的医生们面对疫情打响了应急物资保障供应的 " 主动仗 ",应的不仅仅是个 " 急 " 字,更是给员工们提供了一份心安、一份信心。
当前时期的 " 家庭医生 "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蔓延,集团各个微信工作群俨然成了 " 肺炎疫情知识问答群 " 和 " 专业防护知识推送群 ",医务室的三位医生们成为群里最活跃的人。
1 月 20 日,他们为大家介绍普通医用口罩和 N95 口罩的区别。
1 月 21 日,他们以图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如何佩戴口罩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1 月 22 日,他们告诉大家在公众场合咳嗽、打喷嚏的注意事项。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何芳医生反复告诫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王姣医生截图深圳市 49 家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已休年假的梁校源医生将如何做好防护、正确洗手六步法等知识第一时间传达。
1 月 24 日,他们将个人手机号、微信号、QQ 号告知给每一位同事。
1 月 25 日,他们对莫西沙星、奥斯他韦、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
除此之外,三位医生每日跟踪出现感冒发热的同事,细心提供专业的指导;结合每日对疫情数据的分析,适时给予大家预警和建议;何芳、王姣两位医生更是时刻待命,按需求发放应急物资。
岁寒知松柏,患难识真性。疫情面前,医务室的医生们勇于担当、谆谆告诫,以医者仁心保护着集团每一名员工的个人健康和工作安全。
入党积极分子防疫践初心
在防控疫情期间,医务室很忙,作为团队带头人的何芳医生更忙," 家、单位、医务室 " 三点一线成为何芳的日常,她的私人手机号也变成了热线电话。当听说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员工急缺口罩等防护物资后,她多方联系、排队采购,真正做到了 " 联络有我、奔波有我、物资有我 ",确保了一线员工的物资供应。
何芳目前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在这场战疫中的确时刻保持积极。她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条不紊、合理调度,让党旗飘扬在集团战 " 疫 " 大后方。" 只要有利于疫情防控,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何芳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让医务室三位医生的力量集聚起来,团结起来,更加主动作为,积极奉献,充分履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服务好集团每一名同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盐田港集团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三位医生因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而不平凡。像何芳他们这样 " 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 " 的党员干部还有许多,他们同样坚守在盐田港各个平凡岗位上勇于担当而铸就了不平凡。他们坚毅果敢,敢于奉献,他们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当之无愧的 " 最美逆行者 "。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