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盐田区疾控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他们争分夺秒地奋斗着,默默贡献自己简单而又强大的力量,一个个 " 检疫人 "、" 追疫人 "、" 消疫人 " 从人群中出现,用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怀,践行着初心与使命、诠释着担当与奉献。
与病毒抢时间的 " 检疫人 "
在区疾控中心的检测室里,有一群 " 检疫人 " 时刻与病毒面对面、零距离 " 交战 ",区疾控中心支部纪检委员、检验科主任肖娜是其中一个典型。
1 月 23 日,盐田区出现首例疑似病例。正逢春节假期却又疫情当前,是冲锋还是团聚,一年只能回一次老家的肖娜没有丝毫犹豫," 我参与过 H7N9 禽流感检验,我是党员,志愿参加!" 她马上退掉回湖南老家的高铁票,10 分钟后就赶回到了区疾控中心,从那一天起,肖娜同志坚定扛起了盐田区的病毒检测担子,在这 " 检疫室 " 一待就是十几天。
"2003 年非典爆发时,我大学没毕业,帮不上忙。这次我负责样本检测,一刻都不能耽误。只要结果早出一点,病毒传播风险就会少一点。" 肖娜坚定地说。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担任了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组组长,主要职责是检测疑似病例样本,提供准确、权威的检测报告。
为保证检测安全,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做好二级防护,穿戴完防护服、护目屏等防护用具至少要一个小时。若个人防护稍有疏忽,就可能会有感染的风险。因担心随时会有样品送检,为避免换穿防护服耽误时间,肖娜每天都是忍着少喝水、少上厕所,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至今已连续作战十多天,每次标本的检测至少三个小时,虽然汗水常常打湿了护目镜、防护服,但她从未缺岗、毫无怨言。
零距离倒排的 " 追疫人 "
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李雪梅自接到疫情指令后,第一时间带头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病例,倒排追寻密切接触者,被大家称为 " 追疫人 "。
李雪梅介绍道,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要与确诊病例、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近距离接触,不仅要防范病例的飞沫传播,还要利用试纸到病例咽喉中采样,具有较高感染的风险。尽管如此,抗疫战斗一打响,李雪梅就向区疾控中心党支部主动请战,担任了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勇敢地与病例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询问病例的生活细节、活动轨迹,详细了解病例的发病史、交通史、密切接触史等。
"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始终以一名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李雪梅直接面对的可能是确诊病例,也可能是疑似病例,或者是病毒残留的现场,每一次出发、每一项调查都充满了危险。但正是有了像她这样勇于冲锋在前的 " 最美逆行者 ",盐田区防控工作才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全覆盖消杀的 " 消疫人 "
在区疾控中心,还有一群 " 消疫人 ",他们在抗疫期间奔赴第一线开展消杀工作,让病毒无处遁形,默默地守护盐田人民的健康。区疾控中心党支部发展对象、传染病防制科工作人员徐震东就是其中一个先进典型。
疫点消毒处理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病例生活、停留过的所有场所,都有可能会残留病毒。徐震东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 " 老疾控 ",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担任了消杀组组长。
为力争消杀工作不漏一点、不留死角,他积极参与了数例流行病学调查,还主动申请了驻点盐田区 " 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 ",面对面了解病例的活动细节、行动轨迹情况。每次消杀壶的重量都至少 20 公斤,但他还是坚持带头走在先、干在前。在他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疫点、集中观察点的消杀工作,有力保障了盐田区的防控工作。
"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发展对象徐震东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入党申请书》的誓言。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