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5 日,深圳博物馆发出了延迟开馆公告,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3 处馆址自 2 月 9 日起继续闭馆。开馆时间将另行公告。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博物馆各类公众活动均暂停举办。与此同时,深圳博物馆因地制宜开展了安全便捷的线上展览。
观众、市民可登录深圳博物馆官网(https://www.shenzhenmuseum.com)参观虚拟展览,利用宅家的这段日子足不出户 " 补 " 几堂文博课。深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特别给出了线上观展小贴士,本报记者先 " 登 " 为快。如果不是因为此次疫情,平时还没有时间细细享用全景展呢。这次一看,收获颇多,还得了几个意外的惊喜。
在深博官网首页里点击 " 展览 " 菜单的 " 虚拟展厅 "。进入后第一个惊喜是,深博一年多以来的十几个展览全部都在,比如重磅展 " 大汉海昏侯——刘贺和他的时代 " 、" 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 "、" 千年马约里卡 "、" 吉金铸史 "、" 物华天宝 " 等。这些展览虽已撤展,却还能在线上细细观赏,记者不禁有一种捡到宝的感觉。
记者点击进入自己最感兴趣的 " 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 ",第二个惊喜来了:线上展操作其实十分简单,几乎就是傻瓜式操作,不看说明也能行走自如。稍一习惯,就马上能玩转整个展厅。展厅里你就是 VVIP,随你 360 度四处闲逛,就是倒立也行。这不,一划拉鼠标,展厅就上下倒置了。你 " 霸 " 着感兴趣展品反反复复看也行,完全不用担心影响别的观众。
惊喜之三,便是发现实体展览上没有看清的展品全部可以高清放大到细部,看个清清楚楚。着迷金子的你放大海昏侯的全部马蹄金和金饼,各个细节淋漓尽致,金灿灿的光芒不输现场。
吴昌硕的篆书作品不好懂,大部分观众得借助释文标签来理解,但是现场看展没法这么从容。这下好了,把吴昌硕的篆书作品放大,再调出释文标签来慢慢比对着看,这真是书画爱好者们绝好的福利。
记者又切换到 "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 40 周年展览 " (https://www.szggm.com)。这个展采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设计,有一种五星级的 " 视听盛宴 " 感。记者在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科技创新、生活变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多个几个主题分馆中游走,再把拓荒牛雕塑 360 度旋转着看,而图片放大十几倍还是那么高清。
记者的结论是,深博的线上全景展体验相当优秀,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文博课堂,宅家战疫的文博爱好者们快来饱眼福学知识,不要辜负了这段难得的空隙时间。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