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08
南京 | 抗击疫情,一网连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病毒无情人有情。在南京战 " 疫 " 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他们把守着小区大门,即使邻居也要过体温关才放行。他们轮流值班,守着交通卡点仔细检查,不放过每一辆车每一个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网格员。然而,当老百姓有需求时,他们又能随时切换角色,变身快递员、采购员、保洁员 …… 正是他们,将病毒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外面,带给南京老百姓一片安宁。

【更细化更下沉】

南京各区网格员扩容,织密防控网

防疫期间,南京市各区、各街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加强对疫情的防控,栖霞、玄武、雨花台、浦口、秦淮、高淳等区网格更加细化,队伍也更加壮大,为南京织密防控网。

2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浦口区星甸街道依托大联勤工作机制,全面实施网格化疫情防控,在全街 59 个网格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迅速细化建立 194 个二级网格,建立健全 " 网格化 " 疫情防控工作架构。在星甸街道各个防控点,网格员配合相关部门 24 小时全天候对出入车辆、人员进行登记,严格管控。同时,配合消毒人员每日对网格内办公区域、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等区域进行消毒。

为落实群防群治的防疫举措,网格员更下沉。高淳区东坝街道将 73 名网格长、300 多名网格员全面下沉到位,实行 " 大网格 + 小网格 " 的管控。在原 " 大网格 " 划分的基础上,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 " 小网格 ",设置卡口,管控出入网格的人员和车辆,实时掌握情况。同时 , 由网格长和医务人员组成网格医疗小组,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实时观测,并提供医务咨询,真正做到 "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

【更温暖更安心】

生病不下火线,战 " 疫 " 冲在前线

△狄洋在挨家挨户排查

战 " 疫 " 一线的网格员,既有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又有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他们是父母、是子女、是爱人 …… 他们明白,此时此刻,家人也需要他们。但是他们更明白,除了自己的 " 小家 ",还有一个 " 大家 " 需要他们。在全市各个网格里,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轮番上演。有些网格员生病了也不下火线,依然坚守在抗疫前线。

这几天,秦淮区风光里社区的网格员狄洋,正在承受着牙痛的折磨。自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和同伴一起挨家挨户核实外来人员信息,每天要爬几十层楼。每天还带着小喇叭,提醒居民做好防疫。尽管牙痛,狄洋也没有减少工作干劲。他还开玩笑说:" 在居民安危面前,自己牙痛不值得一提了。"

△杨阳(左一)和同事一起贴宣传语

在栖霞区仙林街道汇通社区,网格员杨阳和狄洋一样,也带着 " 生病不下火线 " 的决心在战 " 疫 "。连日来,她奋战在社区一线。作为一名有着 10 年社区工作经验的 " 老人 ",她身兼数职,除了做好汇通社区的面上工作,同时也承担了东方天郡西区同心园园长的职责。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每天出门前都会吃上一片感冒药,为的就是防止生病了不能工作。

【人物特写】

86 岁的退休老党员张俊明主动请战

86 岁的退休老党员张俊明主动请战

大年初四,雨花台区西善花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贾安忠的手机里收到一条信息:今年 86 岁的退休老党员张俊明主动请战。

" 人虽然老了,但我为党工作的心没有变,现在国家有难,作为党员就应该主动站出来,能为党和国家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如今,成为网格志愿者的张俊明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重点对象进行摸排,了解他们有没有身体不适、发热等情况,并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与老百姓沟通,让老百姓最直观的知道 " 疫情是什么、为什么防、怎么防 "。

和张俊明一样,今年 63 岁的尤乐银也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作为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嘉业社区的网格志愿者,尤乐银主动承担了张贴防疫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文明劝导、小区出入口排查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针对所在社区空巢化严重,居民年龄普遍偏高,防范意识弱的现状,尤乐银发动亲友主动联系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多打电话多提醒。同时,她还为不便出门的居民把菜送到家门口,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疫情防控。

哺乳期妈妈网格员,挤完奶水去战 " 疫 "

△王倩在统计数据

景泰苑社区筹备小组位于秦淮区红花街道汇景家园东片,共有 8 个小区,社区外来人口多,给防疫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疫情面前,网格员把个人的 " 小我 " 抛在一边,毅然投入到紧张战 " 疫 " 中。其中,不乏哺乳期的妈妈。

网格员王倩的孩子还不满 5 个月。从大年三十开始,她就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上岗,入户、走访、登记、排查疫情。她也犹豫过,毕竟孩子太小,但一想到疫情的严重、工作的需要,王倩还是在亲人的牵挂中走出家门。如今,她每天加班加点统计各项数据,没法儿喂孩子,只好在中午抽空将奶水挤在瓶里放入冰箱,让家人晚上热了再喂孩子。虽然亏欠了孩子,但她坚信,这么做是值得的。

△朱晓玲在张贴《致仙林党员群众和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和王倩一样,朱晓玲也是位哺乳期妈妈,孩子才 6 个月。她主动放弃照顾宝宝的时间,和同事一起战 " 疫 "。朱晓玲是栖霞区仙林街道羊山湖社区的一名二级网格负责人。羊山湖花园小区是她的网格之一。这个网格不同于其他小区,这里的居民都是电梯入户,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朱晓玲在送街道印发的《致仙林党员群众和居民朋友的一封信》时,为了确保每家每户都收到这封信,她一户一户的电话联系,然后再将信送到楼下,让居民来取。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将 300 多封信送到了每一位住户的手中。

80 后海归网格员,战 " 疫 " 中当起 " 临时妈妈 "

尹璐给居家观察的人员送吃的

今年 39 岁的尹璐是一名海归研究生,同时也是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太平门社区的网格员,负责月新花园片区。

大年三十晚上,正在家里烧饭的尹璐看到社区工作群里的消息,立即放下锅铲来到社区,主动要求一起加班。连日来,她跟大家在各个小区、主要路段和出入口张贴防疫的宣传海报和通知,还积极动员物业管理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对发现的异常人员及时进行上报 …… 同时每天准时到网格楼道内进行消杀。

2 月 3 日,住在月新花园 6 栋的租户李小姐从浙江温州回宁。获悉当晚 8 点多,李小姐会回到家中,尹璐就一直驻守着。她了解到李小姐的详细行程与相关接触人员,并做了详细的登记。她耐心地告诉李小姐,外来人员回宁需居家观察 14 天。" 请放心,我一定配合社区工作,保证自身安全也让大家放心。" 李小姐感激地回复。

考虑到李小姐刚踏入社会不久,又在这样特殊情况下回宁,家里可能没什么食物。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尹璐便承担起来 " 临时妈妈 " 的角色。第二天一大早便买了小青菜、萝卜、面包、牛奶等,给李小姐送上门。临走时,她叮嘱道 " 不要出门,这些你先吃着,等吃完了你告诉我需要些啥,给你买。"

通讯员 史汶 滕敏 陈星语 朱红 刘小童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楠 徐岑 鹿伟 徐苏宁 徐红艳 刘伟娟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