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名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回家过元宵了,临走,一位老大爷给送别的工作人员鞠躬两次。
厨师和工作人员齐动手,手工制作了 800 多个汤圆,和四菜一汤一起,分送到尚在隔离中的密切接触者的房间外。
吃着汤圆,说起自己不怕,但怕远在湖南的家里人知晓详情,秀美的小护士哽咽了。
给密切接触者做鼻咽拭子采样完,罗湖疾控工作人员送到实验室后,才转道去医院看望自己才出生一天多时间的小宝贝。
这是 2 月 8 日,罗湖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里(以下简称密接点),他们这些人不一样的元宵节。
他们已经没事了
26 名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回家过元宵
当天上午 10 点半,记者赶到罗湖区密接点门外,有人开车正在等待,一家四口正上车准备离去,问起来,他们高兴地说,14 天解除隔离,准备回家过元宵了。
医护人员表示,之前,还有一批人刚刚离去,临走前,一位大爷特别开心,给送别的工作人员鞠躬了两次,工作人员赶紧扶起他。
罗湖区这个密接点在 1 月 26 日(年初二)开始筹建,从 2 月 8 日起陆续有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离开。就在 2 月 8 日,邓女士等 8 位核酸检测阴性的居民解除隔离离开,特意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信中说:" 我们在这里短短十几天,你们对我们很温暖,像对待你们的家人一样,一日三餐,营养丰富。我代表我们的家人向你们表示感谢,向你们致敬。"
温暖,是罗湖区这个密接点的一直以来的工作特色。这不,2 月 8 日元宵节这天,凌晨三点多来上班的两位早点师傅,加上几位厨师、服务员、工作人员齐心合力,手工和面、搓汤圆,用红糖、枸杞加上姜丝煮汤,给密切接触者送上了甜甜蜜蜜的一碗祝福。
汤圆被分发到一个个一次性小碗里,和四菜一汤盒饭一起,送到了密切接触者房门外的小桌上。平静的密接点里,这顿元宵节的午饭在温暖的气氛里氤氲着,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密切接触者都颇有感慨。
他们还在等待
有人煲剧有人看书 心态平稳
董女士和 8 岁的女儿住在一个房间,她们 1 月 27 日乘坐从江苏南京来深的航班,附近座位有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居住在笋岗街道的她们随后被通知前往医院检查,然后来到密接点。
" 坐飞机的时候,我们全程 4 小时都戴着口罩,孩子也没有吃东西,回来之后我们都没有出过门,现在已经是接触后的第 12 天了,我们估计应该没什么问题。" 董女士很有信心。
拿过放在门边的饭菜和汤圆,她和女儿都连连说谢谢,问起住在这里都做些什么,感受如何。她脱口而出:" 每天看看书看看新闻,这里条件不错,跟家里一样舒服。"
28 岁的李小姐则更为开朗,她笑容满面,连连感谢工作人员给她送来的汤圆。
她跟记者分享了多日来煲的两部剧《都挺好》《第二次也很完美》。她是一家餐厅的收银员,1 月 27 日曾有一位新冠肺炎确诊者在她所在餐厅吃饭,这名确诊者用现金结账,跟她有密切接触,她随后就被通知来到密接点。
这个元宵节,她原本计划回到广东陆丰老家陪伴父母过元宵。现在吃着食堂送来的元宵,她说也要跟父母再视频一下,告诉他们,她一个人的元宵节也还行。
李先生也很是乐观,他们一家四口在 2 月 1 日与从疫情发生地来的哥哥一家三口聚餐,哥哥嫂嫂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他坦言刚开始住进来的时候有些担心,但通过新闻了解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里其他人都没症状,做了几次检查都是阴性,他就逐步放下心来。
他开心说起," 嫂嫂明天就可以出院了,哥哥病情很稳定,我哥哥的孩子也没有感染,我们家人也没啥事。"
接过汤圆后,他连连朝记者和工作人员拱手," 谢谢,希望大家一直都健康。"
他们还在坚守
密接点每天四菜一汤还有水果 疫情防控保障严密有效
密切接触者感受到的温暖、舒适、放心,背后离不开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罗湖医院集团、罗湖疾控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医护人员、公卫医生等,保安、保洁、厨师、服务员等后勤保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熊奕、医政科副主任张创、隔离点负责人江东、医疗队负责人魏晓薇、罗湖疾控中心尹强兵等人,他们多方协作,保证这里 24 小时有医护人员,有后勤保障人员,保证有呼叫必有应。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孔舒表示," 在这里,密切接触者都不是被当作病人看待,他们是医学观察者,他们一进来就加了我们工作人员的微信,知道电话,十多天相处下来都成了朋友,他们不能回家,做出了很大牺牲,我们就尽可能把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他们,为他恢复正常生活做准备。"
在密接点,有线电视和无线网络俱全,与外界信息畅通无阻;有吃有住,早餐丰富,有包子、馒头、稀饭也有面包、红薯和玉米,中餐午餐四菜一汤加水果,菜谱每天都不一样;有应急药品箱,存有 AED 等 20 多种药品和急救器材,保证在这里的男女老少有任何小问题都能急救。
在基本生活设施之外,这里的疫情防控保障也严密有效,电梯分为密切接触者、污物电梯、工作人员电梯;密接点内部严格按照疾控部门制定的终末清洁消毒流程进行消杀;密切接触者房间里每天放置一个双层黄色垃圾袋,装好他们的生活垃圾专门处理。
所有密切接触者每天两次,9:00 和 17:00 检测体温,如果有体温异常、咳嗽、气促等症状经医务人员判断后,将送往罗湖医院集团固定院区处置;所有密切接触者进来之前、居住 7 天之后和 14 天之后均有鼻咽拭子采样,进行核酸检测,三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他们让人感动
有人说起家人哽咽 有人内疚妻子生宝宝他没法在身边
所有的工作井然有序,得到诸多密切接触者点赞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采访中,有老家在湖南的护士就哽咽了。" 我就是学这个的,我自己不怕,主动要求来的,就是跟家里人说的时候模模糊糊,怕他们不懂这些,怕他们担心。家里人要跟我视频,如果正在上班,我就赶紧说,不要视频了,不聊了,领导来了来推托。"
罗湖疾控中心的公卫医生尹强兵在这个元宵节更是开心,一方面最近诸多他和同事完成的采样,结果出来是阴性,一批又一批的密切接触者解除了隔离离开,另一方面他家的二宝出生了。
"2 月 7 日凌晨 4 点,我的电话响起来,吓我一大跳,我以为有什么紧急事件,赶紧接电话,原来是我老婆打过来的,她说二宝生了,凌晨两点多的时候生的,母子平安。" 尹强兵很是开心,但充满内疚。
原来,6 日晚上,妻子董静发现自己有分娩症状,就和母亲一起坐的士去了医院,直到平安生下宝宝,从产房出来的凌晨 4 点才打电话给距离并不远,但在岗位上待命的丈夫。
8 日下午,尹强兵要送采样到罗湖疾控中心实验室去,他这才准备转道去医院看下新生的小宝宝和妻子。
" 病毒并不可怕,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采访中,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孔舒说。这也是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一致的乐观心态。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