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 疫 " 仍在继续,能在家 " 云办公 " 的还尽量保持,女记者们的工作量有增无减,在家办公的最大困难还不在于工作本身,是她们的孩子。
要保证一日三餐,以及家里基本的整洁。原来这些活儿都是要花很多时间的。可是钟点工已经不能帮忙,能帮忙的老人也基本都被困在了老家,年后想回南京,不但高速入口提醒你 " 要三思 ",社区和小区也苦口婆心 " 这个时候尽量不增加负担 "。作为有觉悟的新闻工作者,只能假装硬气,表示 " 我还能撑两天 "。
可是真的只能再撑两天。尽管我女儿不太在乎吃不吃饭,可是她快把家里的巧克力和薯片吃光了,她还要帮我忙,拖拖地什么的,可是烦了腻了就把拖把往床上一扔。女记者通常遇事冷静,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还是有点发颤。
按照以往正常的开学时间,娃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校学习了。但今年情况特殊,教育系统和学校又都暖心提出 " 停课不停学 "。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娃们的学习地点从教室换到家里,然而再往深处想,简直想都不敢想。
首先,那么多 " 云课堂 ",究竟哪家是哪家,哪家又更强,我娃到底要学哪家?这么多家,时间怎么安排,有没有主次,还有需要打卡的,是不是优先上课?等弄明白了 " 不停学 " 包含如此若干,还要弄懂各个课程怎么上,操作指南再了解下 ……
好不容易把娃塞进 " 云教室 ",以为终于可以喝口水安心写稿了,然而并不是,娃此起彼伏地投诉," 没声音了 "、" 网又卡了 ",什么问题都没有时,干脆招呼你 " 妈妈你来一下 "……
好想跟娃说,妈妈不想来,妈妈想你快点长大。截稿时间等不及,突发新闻更等不及,娃与写稿很难两全。每晚临睡前,疲惫而充实地躺下,都会默念 " 啊,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可是到了明天,又会重复各种忙乱。
可是,在半个月的忙乱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和状态,甚至找到了一些时间使用的心得。
虽然忙,但是这段日子以来,我比以往都 " 高产 "。忙碌让拖延症不治而愈,为了不影响交稿,我还学会了记录每篇稿件花去的时长,不自觉地掌握了时间的使用方法。
从前最讨厌做家务,但是写稿写到昏天暗地,竟然发现煮饭和洗碗很治愈,起身把家里打扫一下,也是脑力劳动者的休息方式。
被孩子吵到欲哭无泪,只能跟她商量,我们每隔 25 分钟就一起玩 5 分钟,那 25 分钟里相互不打扰,谁违规谁不准吃零食。提前将娃的课程和作业安排好,那 25 分钟还真的挺清净。到最后我才知道,这是流行的 " 番茄工作法 "。
这就是女记者 " 云办公 " 的普遍状态,辛劳,忙乱,还会失控。但是因为是女性,她们更柔韧,天生懂得在困难中找出路,还因为是记者,面对缠绕的难题,知道如何提问,怎样破局,因为无论如何,生活必须继续,稿子也得写得好看。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宗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