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11
深晚报道|24小时不“打烊”!坪地这群“消杀卫士”时刻冲在抗疫一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身穿密闭的防护服,戴着易雾化的护目镜,背上沉重的消杀器械,每天穿梭在疫点、医院消毒,直面病毒感染危险,他们是龙岗区坪地预防保健所疫情防控消杀组,由 24 人组成 6 个小分队。对于 " 抗疫 ",他们全天 24 小时不 " 打烊 "。

在接到辖区首起确诊病例疫情报告后,该消杀组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确诊病患住所进行终末消毒。" 我来打头阵吧,2003 年我也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消杀工作。" 组员王文强主动请战。

今年 55 岁的石卫军是队里疾控工作资历最老的成员,多年来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样也是抗击非典的一线工作人员,大家都说他是消杀组里的 " 全能老师 "。

每一次执行小组消杀任务,石卫军便带队前往,足迹遍布每一个危险疫点,根据最新版的消毒指引,结合消杀场所的实际情况作出研判。关于消毒范围,消毒药剂需要多少剂量、浓度,清洁通道线路等细节问题,他都一一认真指导。

在队友们进入疫点前,他都反复确认大家的防护装备是否密闭完好。" 咱们队里很多都是年轻后辈,我是真的放心不下,唯有做好防护工作才能保护好他们自己。" 他整理着身上的应急马甲说道。

" 发热病人及观察病例定点收治医院 " 这听起来就很危险的地方,却总能看见这群人的出现。自 2 月 1 日起,消杀组全天 24 小时待命,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接到疫情消杀指令便要火速前往现场,对患者留观病房、患者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进行消毒处理。这也意味着,消杀组每天都在近距离跟病原体抗战。

1995 年的卢丰权和 1996 年的何本臻,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两个男孩子,参加工作刚满半年便加入此次抗疫行动中。" 这是第一次上一线,还好前辈们一直在旁指导,我们很快就进入状态了。" 何本臻说。" 终末消毒的确是一项既危险又艰苦的工作,但既为公卫人,那我便是在做我该做的事情,坚信疫情的拐点很快会出现。" 卢丰权说。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通讯员 吴嘉文 编辑 李剑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