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4 日,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7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深圳第二支医疗队正式出征,志愿对口支援湖北荆州。17 人中分别有医务管理人员 1 名,医师 6 名,护理人员 10 名,涵盖急危重症、感染性疾病、呼吸、手术室、神经内科等多个专业。17 人中,男性 7 人,女性 10 人,年龄最大 49 岁,最小 25 岁。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副市长吴以环为医疗队送行。
▲深圳第二支医疗队正式出征。
▲出征仪式现场。
▲医疗队队长接过队旗。
深圳医疗队首次派出医务管理人员
和此前不同,此次派出深圳医疗队是由省高水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家单位独立派出,专科全面。
" 他们当中不少具有高级职称,很多工作 10 年以上,大部分是共产党员,等于是一支精锐小分队。"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陈芸院长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员上,首次增加了医务管理人员。
" 我觉得与其说是管理者,我更觉得我是一线的超级服务者。" 担任此次医疗队队长的易黎说。作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务部部长,自疫情发生以来,易黎一直在医院防疫医务管理工作的第一线。
" 我的工作就是通过协调,让救治的流程效率更高,让病人能得到最大的医疗救治,也让医护人员受到最好的保护。" 易黎说,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己就参与医院发热门诊设置、确诊和疑似病人的筛查、医院救治流程的制定等,有 1 个多月的经验。
" 此次小分队医护管三位一体,战斗力强,同事之间可以减少磨合期,抵达后,可以最快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在易黎看来,自己除了是 " 超级服务者 ",更是一名医生,2003 年非典期间曾在北大深圳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因此他希望自己和同伴们一起在一线发挥作用。
和易黎一样,不少队员对防范 " 新冠肺炎 " 都有着自己的 " 经验值 "。
徐平是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之前连续在医院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隔离病房工作 20 多天,此次出征将会负责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措施的执行。重症医学科黄斌医生曾为深圳市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气管插管,重症医学涂云亮医生为其做了深静脉穿刺。
▲深圳第二支医疗队正式出征现场。
▲医疗队队员眼眶湿润了
▲北大深圳医院医护人员为医疗队送行。
17 名队员连夜理发上战场
齐刷刷的短发,在出发前,17 名队员选择了做同一件事——剪头发。
" 长发不容易收拾,戴帽子麻烦,而且穿上防护服,头发闷在里面,容易潮湿,还容易增加感染风险,所以我们队员,男生理成平头,女生剪去长发,大家都没犹豫。"
2 月 12 日晚上,25 岁的钟玲人生第一次给自己理了一个 " 平头 ",而在理发后,她还掏出了手机,拍下了上战场前的自己。
钟玲是四川人,1994 年出生,也是本次支援队中最小的队员。从小到大,自己头发最短的时候也齐肩,这次给自己理了一个 " 平头 ",算是人生头一遭。
据钟玲介绍,2008 年,当时还在读初三的她经历了汶川地震。她坦言,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在帮助四川渡过难关,现在有机会,自己也应该去帮助别人。不过,在出发前,钟玲却一直瞒着父母。
" 父母在老家,我相信他们会支持我,但我到现在也没告诉他们,自己要去疫情前线。" 钟玲说,疫情初期,自己就萌发了要去一线的念头,她半开玩笑的说,自己没男朋友,一个人在深圳,所以也没什么牵挂。
和钟玲一样,北大深圳医院甲乳外科护士长王玲从未打算告诉父母自己的支援行程,但父母还是从别的亲戚那里听到了。
" 我很感激家人支持我,我也会尽量保护好自己。" 王玲说。此外,有十年以上护理经验的张佳佳已经是第二次报名支援疫区。她此前曾在医院发热门诊工作,有丰富的急诊护理经验与防护经验。
▲此次出征的 17 名医护人员。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摄影 杨少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